捷運的運輸效益、速度、安全性、方便性一定比輕軌好太多,例如煙火、跨年等大型活動疏運,如果是捷運一定更快速更方便
反觀輕軌,要等紅燈,也佔用汽機車平面道路,班次不密,速度慢,甚至比小學生騎腳踏車還慢,根本沒啥優點啊
如果為了觀光看風景,那麼做成高架軌道也不錯啊
如果是因為沒錢蓋,但為何路竹延伸線、林園延伸線、黃線,就有錢能蓋成捷運呢?
反而高雄市中心『精華區』,卻要蓋一條佔用馬路,又慢,班次又不密、疏運效率低,帶來總總不方便的輕軌呢?既然大順路都要施工經歷交通黑暗期了,怎麼不蓋成捷運呢?
如果要說蓋輕軌才有『城市的浪漫』,那台北市中心怎麼不蓋輕軌呢?難道蓋了輕軌高雄市就能超越台北市嗎?
到底當初會把高雄市中心規劃成輕軌,而不像路竹、林園、黃線那樣設定成捷運,是什麼原因呢?
晚上一個年輕漂亮的高中女生如果在捷運付費區閘門內的月台等車,跟在漆黑的路邊公車站牌等車相比,絕對是捷運安全許多
像是大順路經過不少高中高職,所以有捷運的話對高中職生來說絕對是一大幫助,也能減少無照駕駛的8+9
有些家長忙著工作,沒辦法接送小孩,就把機車鑰匙丟給小孩叫他自己去上學,因此造就很多8+9
捷運現代化又乾淨,不能抽菸吃檳榔喝酒隨地吐痰,因此捷運普及有助於8+9的減少
明明是在市中心『精華區』,又經過那麼多高中職,還能串接紅橘線的四個象限,虧損率應該不會比端點延伸線還高,況且路竹已有台鐵,但路竹線卻能通過蓋捷運,而市中心人口稠密車流量大的精華區卻只能在平面佔用車道蓋輕軌,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就算路幅不夠大但現在的技術明明能做到蓋成上下層啊,就像新北的一些路段那樣,所以當初規劃的時候到底是怎麼審核的
經過高市府多次向中央爭取及協調才只能轉為輕軌
補充一下大眾運輸多數的本業多是虧損的
"大眾運輸本就該是為了特定族群蓋的"
台北捷運本業也是年年虧損的
但要怎麼樣維持營運?
有運量就會有廣告效益
之前台北捷運就有人討論為何經營20年總是塞爆但仍本業虧損
主要的收入來源是攤位跟店面租金(就是那些目前看起來沒人租的地方)、廣告看板租金等
本業收入反而不高,本業能夠賺錢的軌道運輸公司幾乎不存在
拿台北市捷運站西門站舉例
我在2021/2搬來高雄
在這期間5月回去過一次、11月回去過一次
11月西門捷運站多數店面更替或空置
疫情前約一間空置
台北捷運站也不是每個店面都能夠順利出租的,就連西門大站也是
我是覺得無需太針對輕軌
也不用說甚麼跨年跟活動是一日行情
正因為車位難尋、大家庭一起參加活動不便才會有大眾運輸工具的需求
回來高雄的日子裡,老實說我真的覺得開車騎車很麻煩
是因為大眾運輸工具還不夠發達的原因,才只能選擇這些交通工具
現在上班都騎UBIKE去搭捷運
希望高雄大眾運輸工具能夠越來越完善,路線能夠更完整
我以後不想要每天開車騎車接送小孩XDD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