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找找全世界自由民主國家有沒有打炒房成功的案例韓國例子:南韓打房24波價漲逾五成!今日韓國恐成明日台灣南韓的房價壓力,與台灣相近,年輕人對買屋早就不抱希望,但南韓總統文在寅上任至今,雷厲風行,一口氣連續祭出24次打房政策,改革企圖心一度引發話題,讓年輕人點燃一絲希望,但事與願違,從2017文在寅上任後3年來,首爾市的房價漲幅大增超過50%,租屋價格同樣不降反升,整個居住市場供不應求,這個漲幅如果也發生在房價已經高不可攀的台灣,恐怕會逼死更多低薪年輕人,今日南韓,明日台灣,恐怕是當局打房不可不知的房市未爆彈! 從文在寅的打房政策內容來看,也的確隱約看到了台灣打房的影子,首先,文在寅宣示了遏制房價上漲,也強化租客權益措施,改善無房產族群居住狀況的目標,接著透過提高房產稅、綜合所得稅、買賣交易稅,並將熱門地區劃定為限購、限貸區等方式,希望抑制炒房投機行為,沒想到,房價受到屋主籌措稅金需求,越漲越兇,最可怕的是,連一般租屋階級,也面臨租金大幅跟漲的壓力,民意反彈排山倒海,讓韓國政府被K到滿頭包,文在寅的民調也因而大受影響。 南韓房價暴增帶漲租金!台灣打房同樣掃尾租屋族 租金狂升逾一成 房價為什麼會影響租金?原來,這要從南韓的特有租屋方式說起!南韓的房客可以支付五到八成的房價,給房東做為押金,簽訂2年以上長期租約後,就不需要再支付房租,租約到期後,還可以取回全額押金,房東當然不是無利可圖,他們把押金存入銀行,靠利息或投資收益取代房租,但,在政府打房下,房價與賦稅成本連漲時,要付出的押金也跟著水漲船高,租屋要付出的成本當然隨之越來越高。 同樣的狀況,似乎也發生在台灣,因為現在就算想以租代買,跟南韓一樣,也沒這麼輕鬆了,因為在政府連續強力打房後,包括提高房屋稅、囤房稅、豪宅稅與獲利空間,跟南韓一樣,這等同調升屋主的「持有成本」,屋主又不是傻子,想當然爾,直接把成本轉嫁給租屋族,租金開始跟著看漲,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今年10月的租金開價,和去年相比,漲幅多在一成以上,其中桃園高達15%,台北也漲12%,可見打房沒打到投資客,倒是讓租屋族被掃到颱風尾,越租越悲情! 看看南韓,想想台灣,從「買不起」到「租不起」,如果我們也成為下一個南韓,讓相對弱勢的租屋族也租不起房了,年輕世代力爭的居住正義,終究只能成為政客與建商剝削下的最末梢神經,在抑制措施及市場機制間,如何找到平衡點?將是打房救市之下,政府不得不思考的嚴肅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