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房市 靜待疫後購屋潮

高雄房市 靜待疫後購屋潮
高雄房市 靜待疫後購屋潮

國內疫情轉趨嚴峻,重創高雄房地產市場,接待中心績效急凍,來客驟減九成,當下成交降到冰點。樂觀者深信,疫情解除後房市將會出現「報復性購屋」,屆時景氣復甦回到正軌;但另一派認為,房市多頭已經長達十年以上,「蛋殼區房價蛋黃化」是不合理的現象,加上高雄人口紅利快速萎縮,港都房市受疫情洗禮後有泡沫化危機,正反雙方各持己見。
資深建商指出,沒料到原本是全球防疫模範生的台灣,會在疫情出現破口後快速惡化,目前確診人數超過萬人,死亡率比全球平均值還高,台灣疫情現況儼然像第三世界。
影響所及,高雄房市衰鴻遍野,建商推案全部遞延,許多指標建案包括遠雄建設「琢蘊」、城揚建設「J Modern」、京城建設「IFC」等三案合計總銷150億元,全部決定延後登場,時程或許落到第4季。此外,高雄火車站及年輕人為主的新崛江商圈店面,因疫情重創導致租售情況慘澹,「房地產相關產業全面躺平」。

資深建商說,當下重點在於接下來市況會如何演變?由於購屋需求仍在,依前波2020年初的經驗,疫情控制後可望有「報復性購屋潮」,相信到時候市況將轉趨熱絡,自住、首購、首換客層大舉出籠,小坪數、低總價建案仍將回到市場主流。
但許多房地產專家憂心,這波高雄房市多頭延續了十年以上,熱潮下大家都跟著趨勢走,盛況一波接一波不停歇,如今受疫情影響市場急凍,冷靜下來後才發現,高雄房市竟然蛋白區甚至蛋殼區賣蛋黃價,目前人煙稀少的橋頭新成屋每坪賣到20萬元,同樣的價錢可以在美術館買到屋齡五年至十年的房子,購屋者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所接收的房市資訊顯然被嚴重扭曲與誤導。

尤其高雄人口正加速流失,連續17個月只減不增,近一年少了1萬人以上,是過去五年人口平均減少數的十倍。

資深建商說,人口是一切經濟的基礎,就業人口有可支配所得,才能啟動食衣住行育樂各式消費,進一步帶動地方經濟繁榮;相反的,人口若一直減少,面對的就是蕭條,高雄原本是台灣第二大城市,已在2017年被台中市超越、高雄退居第三,如今「人口一減再減,房市怎麼會好」?另一方面,美國、南韓、紐西蘭以及歐盟多個國家都傳出將升息,更令資深建商神經緊繃。

業者表示,房市多頭能走十餘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銀行利息太低,與建商獲利相較完全不符比例,因此很多建築同業財務桿槓都相當高,「借錢滾錢快速成長」,不斷推升房地產市場榮景,一旦全球利率提高,國內中央銀行跟進,房地產購地、購屋成本大增,建築業將受到嚴重緊縮,這才是最嚴重、不可不正視的議題。
2021-06-13 1:50 發佈
joeybaby2017 wrote:
高雄房市 靜待疫後購...(恕刪)


請問樓主有認識那個資深建商嗎?我和朋友們自住想買美術館5到10年屋,50坪,含車位。每坪20萬,可否有物件可介紹?
BIGHANCE

乘以1.5很好買 乘以2可以買有景觀的

2021-08-03 16:23
cml12345678

有景觀的動輒百坪,總價大概要乘以4

2021-08-13 18:09
joeybaby2017 wrote:
高雄房市 靜待疫後購(恕刪)

新興重劃區適合炒作
橋頭土地還很多
雖然建商們超前佈署紛紛高價取得
但現階段的房價確實偏高
20萬/坪的價格前進市區中古屋沒有問題
只差在屋齡的高低而已
上個禮拜我才幫住台北的親戚在文化中心這邊買一間新成屋住,鄰近捷運站的,他說高雄的房子新成屋的價位很可以

有時候,也不要自己高雄人反而看貶自己的房價,有需要能負擔就可以買

要等所謂的房價低點也是可以,只是小弟投資買房一向都抓不到低點,有能力的先進自然可以找到最好的時機進場

高雄雖然在某些人眼中只有缺點,但是也有在變好,希望高雄越來越棒
靦腆男

方便透露是哪個建案嗎?文化中心近三捷運,往東走又可直上交流道和衛武營,非常方便

2021-08-13 18:21
asikinli

買哪間不方便透露,畢竟非小弟自己買,請大哥見諒,千萬的預算非我能及,在他眼裡只不過是白菜價,更何況文化中心地點這麼好,每個人選擇地點的理由都不同,有厝緣又有預算,好房自來

2021-08-13 19:39
asikinli wrote:
上個禮拜我才幫住台北(恕刪)

買在低點的人不見得會賣在高點
沒有買在低點的人或許會賣在高點
有能力就買
多做功課不要買貴就好
一彼呀呀

符合自己需求 預算等 就可以買 畢竟都是買來自住居多

2021-08-16 9:13
最近很多新建案開價都很驚人
真的往上噴了
八月來看六月的文章『死亡率比全球平均值還高,台灣疫情現況儼然像第三世界。』
根本是唱衰台灣的文章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