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版友大家好,想問一下目前有買新加坡華廈的,如果戶數不多,約15-30戶間,假設每個月管理費繳1200-1500不等,這樣在建築物的維修(比如電梯、捲門)維修的費用上,以及公用電費、或是請子母車來收垃圾,會不會擔心不敷使用呢? (想買華廈但又擔心幾年後戶數少公積金不夠用XD)
1.消防機電保養維護
2.清潔費用
3.安全維護費用
消防機電設備除電梯外其實還有如照明,給排水,弱電,消防甚至是發電機這類的發電設備
新大廈初期只需定期保養的費用
但隨著時間增加就還得考慮到耗材更換,維修保養甚至是年限到了報廢換新
越到後期這所需的養護費用只會越來越高
華廈的優點之一就是低公設但也不是到零公設
還是會有樓梯,電梯.梯廳.停車場...等公設,這些也都是必須定期清潔打掃
但千萬不要想靠社區住戶自己來打掃(不要製造就不錯了)
子母車更是不要想,垃圾集中後誰要來負責運送清理,誰要來維護環境
這些都是必須要靠花錢請人來處理才有可能
所以讓自家自行追垃圾車才是維持社區整潔又最省錢的有效方法
保全對華廈住戶來說也是一個很奢侈的期望
單單請一個12小時的就幾乎將社區一個月收到的管理費全砸進去
所以不少華廈選擇退而求其次,找位老阿伯白天坐櫃台收發信控管大門門禁也是不錯了
只是老伯也只能請白天,其他時段的安全還是得依靠監控設備的建置
華廈若是想要機電 清潔 安全都能兼顧,難度就又更高了
終究能動用的錢就是這麼多
想要求住戶增加管理費又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如何分配取捨就是住戶要去思考的問題
只是....普遍不想付出更多錢的狀況下
放著給他爛就成為目前不少華廈普遍存在的處理方式
nttlsd wrote:
各位版友大家好,想問(恕刪)
我的舊房子就是約30年的5樓19戶電梯華廈,戶數少沒有成立管委會,
我是被選出的管理者,無支薪負責收支維護公共事務,已管理超過15年,管理費自開始僅收800元
公用電費我們是台電就將電費平均分攤給各戶,無請子母車,各戶去倒,
請子母車要各戶加收費用,
華廈固定支出是每月電梯保養費,樓梯間清潔費,10年以上每半年電梯安檢費,
這些每戶所繳的都夠支付
大樓25年後最大筆的是:
1..電梯機板..故障無料,,整個系統要換...數十萬↑
2..外牆磁磚或防水漆........................數十萬↑
以上所繳的管理費都不夠支付,必須開會討論維繕金額,每戶分攤多少金額
華廈樓層不高,外牆很好處理費用也較低,,我朋友近30年15層大樓,外牆鷹架報價就數百萬,
管理費根本不可能支出,,所以住戶不會有共識,有漏水壁癌的只能自己找高空蜘蛛人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