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與高雄市政府液化潛勢區的不同

2020-05-16 0:58 發佈
探勘研究越來越全面與精準,進而發現高雄市目前的精華區,多為液化高潛勢區。

曾以爲在低潛勢區的建物,實位於高潛勢區,或有必要再重新評估其安全性。

基本上,地下層3層(含)以上,大部分可能會液化的地層都已挖掉,再加上筏式或樁基礎,建物不易因周遭環境發生液化情形而受到損壞,簡而言之,地下層越多,或基樁越深,則建物受損機率越低。

建商通常不會為了多賣幾個車位,就刻意多挖很多層的地下室,通常是考量到地質因素,因爲挖越深,風險與成本越高,打基樁容易多了,近年很多高雄的建案都挖到地下5~7層了,若施工正確,無需擔心土壤液化的影響。

「土壤液化Q&A」
最近台東外海大地震
高雄晃得有點大
讓住在高雄的我有點嚇到
以為台灣哪裡又有房子遭殃
還好是發生在東部外海
買房子還是買在液化低淺勢區較讓人心安啦!
尤其是買大樓啦!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