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國泰Double A」建築成本分析

最近喜歡上分析房地產,像在解謎,尤其是「國泰建設」的建案,因爲是上市公司,很多資料必須揭露給大眾知道,準確度較高,且容易在網路上取得。

對國泰Double A有興趣的或是已入手的屋主,來看看資料,或許會有些許收穫。

國泰 Double A
Double A分2期,我分析的是第一期。
Double A基本資料與實價登錄

土地取得成本
102/12/25,13.49億,共取得1315.88坪,Double A基地佔894.8坪,住四、第二期基地421.08坪,商四。若按容積率去算比例,第一期土地金額約6.79億。

建物成本
三井工程承攬工程,第一期造價約7.75億

Double A第一期使用執照
RC造,住四,地上21層,地下3層
總樓地板面積6626坪(包含容積移轉268.4坪)

其他預估性的土地成本
1. 容積轉移成本
2. 資金投入土地相對應的利息成本


容積轉移成本預估
假設以較高成本的情況來容積移轉:商五,周邊土地市價100萬/坪,以道路用地以50萬/坪收購,容積率840%,50萬/8.4坪≒5.95萬/坪,實際容積移轉成本絕對會少於我的假設,使用執照上有註記轉移送出地點。

1/2為土地容積移轉134.2坪*5.95萬=798.5萬

代金部分,盛興段一小段1586地號,公告現值278046元/坪,894.8坪,住四,容積率300%,總容積2684.4坪。
「國泰Double A」建築成本分析


另外1/2用代金來繳1/2*894.8*278046*268.4/2684.4=12437924元=1243.8萬

預估移轉容積成本:移轉土地+代金=2042.3萬=0.2億


資金投入土地相對應的利息成本
購地時間爲民國102/12/25,交屋爲107/07底,共約4.5年,假設全貸款,年利率2%,只繳利息(6.79+0.2)億*1.09≒7.62億


所有權狀與使用執照的面積差異
使用執照中總樓地板面積,其實有部份陽台未計入,但買方的所有權狀中會有登記,我比對實價登錄的資料,推估少計入約159.6坪,應該與實際相差不遠,誤差值對大數據影響不大。

總可銷售面積:6626+159.6=6785.6坪
可銷售建物平均造價:
7.75億/6785.6坪≒11.42萬/坪

可銷售建物土地成本:
7.62億/6785.6坪≒11.23萬/坪

平均可售單坪成本:
(建物+土地)≒22.65萬/坪

總銷售額(含店面)約18.6億


個人心得:
Double A建案,國泰似乎利潤較少,剛好遇到房地產低迷,或許只能出貨爲上,但其實以國泰品質來論,周圍環境機能完整,近大片綠地、學校,購物和飲食也都很多選擇,且低公設,少虛坪,整體來說,真的很超值。

上市公司公開揭露的資料,政府的線上資訊,我只是統合分析計算與稍加假設,我是業餘的,我信了,但實際準確度幾分,請看倌自行比對斟酌。
2019-03-18 2:35 發佈
相對應遠雄近期也以百萬標下科工館附近住四建地,城揚126萬標下大順路原家樂福商五用地,不論基地規模、交通便利性,及週邊科工、文化中心的綠地景觀,綜合來看,顯示102年當時國建以每坪超過百萬標到這塊住四建地,是追到高價了,導致現在要以每坪近三十萬銷售,市況消費者不容易接受,本建案只剩國建這塊招牌,不降價去化不易呀!
derekyu928 wrote:
最近喜歡上分析房地產...(恕刪)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108003475-260402

工安舊文, 不曉會不會影響房價?
每次經過國泰Double A第一期
看見旁邊這棟 好像叫國泰聚 ?
某些樓層 被第一期的航空指示燈
一閃一閃的 可能要想辦法遮蔽




HWT2013 wrote:
相對應遠雄近期也以...(恕刪)


102年的時候房市正好,國泰買地的價格一定比現在高,買了未來價,不過此建案國泰的利潤抓相當低,其實很划算。

遠雄,科工館那建案,我推估建商利潤+管銷若35%,加車位的總平均成交價將會>35萬/坪。

城揚,大順路那塊就真的便宜了,且大順橋拆完後,塞車狀況應該會改善很多。
此案是千算萬算

沒算到會發生公安意外還帶走一條生命

只能說平出就是停損了, 當時去看建案

走到頂樓還是毛毛的

這就是沒買的主因
國泰民生O2上次經過時

大貨卡在下水泥

一般人會認為一分錢一分貨

會用有牌子的水泥

結果發現水泥袋上是完全沒看過的品牌

這樣建築成本是不是又降低了呢?


derekyu928 wrote:
最近喜歡上分析房地產...(恕刪)
建商應注意這些細節,小弟每次去日本遊玩,都會特別注意及佩服日本大樓工地的整潔程度,台灣大槪只有台中聯聚、台南富立等少數建商會注意這些小細節,當初皇苑世紀館在小弟家斜對角,從無到有,安暉連續壁工程極新機具、到台泥混泥土車乾淨作業都有高過業界一層質感的感覺,但隨著樓層漸漸長高,防塵網破爛亂飛,這部份甚至比後面的興富發華人匯差,有點掉漆的感覺,這些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屋印象!

感覺連泰國曼谷地區都比我們的工地乾淨

derekyu928 wrote:
102年的時候房市...(恕刪)


"102年的時候房市正好,國泰買地的價格一定比現在高,買了未來價,不過此建案國泰的利潤抓相當低,其實很划算。"
這有點似是而非了,
我倒寧願同等級的建商,買了同地段便宜的地,用同級建材,利潤抓高一點,只要比國泰單價便宜會更划算;
建商買地誤判追價,消費者沒必要因其利潤低而認為划算,事實上地價轉嫁給消費者可能會更不划算.
Bimmerfly wrote:



"102年的時...(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