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份
PM2.5及PM10的濃度分布,依然是南北差距大!
空氣變好的時候多是靠季風(鋒面南下)來幫忙~
高雄的朋友,多保重了!
由於空汙指標後四項SO2,NO2,CO,O3幾乎都是綠色的,其實這是去年12月22日修改圖例標準之後的結果.
下面特別將去年(2017)12月份重新以相同的方式呈現,大家可以很容易看出前後差別.
01sitter wrote:
硫化物、氮氧化物、臭氧各地幾乎沒啥差異
以現在的圖,看起來似乎都沒甚麼差異,這種圖是2017年12月22日開始改的.
請參考2017年12月空氣品質濃度圖
莊秉潔教授的研究報告PM2.5與石化產業
其中內容提到:
[大氣中的PM2.5,依其性質又可分成原生性及衍生性,原生性係指排放到大氣中未經化學反應即為PM2.5,如海鹽飛沫、營建工地粉塵、車行揚塵及工廠直接排放。而衍生性氣膠則係指被釋出之非PM2.5之化學物質(稱為前驅物,可能為固體、液體或氣體),在大氣中經過一連串複雜的光化反應後成為PM2.5的微粒,主要為硫酸鹽、硝酸鹽及銨鹽。PM2.5之來源可分為自然源與人為源,自然源主要由海鹽飛沫、火山爆發及地殼岩石風化而來,人為源主要由石化燃料及工業排放、移動源廢氣等燃燒行為而來。目前,大氣中大部分的PM2.5來源以人為源為主,一個地區的PM2.5,除了當地的污染源排放產生之外,也包括了境外污染物在長程傳輸過程中所產生的PM2.5]...
更多內容,可詳讀報告,我也是從這裡面得到一些認識與理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