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之星 wrote:這是台北民生社區號...(恕刪) 我若有三千萬現金我就花個1千萬就好在高雄買房自住另外2千萬做定期保本投資每月就靠利息過活或是另外在買4間房,當包租公等房價上漲有賺再賣,沒賺就繼續收租然後退休養老去
民生社區42坪4F公寓,土地持份可能有15坪。農16主建物52坪的新大樓,土地持份可能只有9坪。所以一樣的3千萬,民生社區的3千萬中,有2700萬是花在土地上,只有300萬是買那個破爛建物,而農16大樓則是,1000萬花在土地上,漂亮的全新大樓、全新設備等等則是花了2000萬。就居住的觀點來看,土地是不能住人的,除非你在上面搭帳棚,房子才能住人,要住在價值2000萬的房子,還是住在300萬的房子裡?這是個連小學生都會做出正確選擇的題目。但是...房地產、房地產,重點就是有"房"跟"地",房子會老舊貶值的,想當年民生社區的公寓剛蓋好時也是很漂亮很讚的,而價值2000萬的新大樓,30年後,也是會破舊只剩300萬,到時候房子總價值只剩1300萬。那民生社區的爛房子呢?房子大概不能住人了,價值零,不過土地價值仍在,花個2000萬蓋成像農16一樣的漂亮新大樓,可以有1.6間農16規格的房子(15坪地 vs 9坪地),總價值1億以上。所以這是個先苦後甘,還是先甘後苦的選擇,是要爽自己還是爽小孩的選擇。房子是個同時具有消費品跟有價資產的"特殊"商品,尤其又是大部分家庭一生中最大的有價資產,真的值得多花心思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