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子也看了好一陣子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棟喜歡的...
雖然是廣告戶,位於大家不太喜歡的4F...
但格局和座向都不錯(朝南),一進去感覺就不錯,通風採光都OK!!
衛浴.廚房用的品牌也都不賴!!
人家說買房沒有十全十美的...
雖然位於4F,但我本身是不會CARE...
終於也帶了訂金去談價格(和家人一起去)
但代銷表示,廣告戶的價格再砍的空間不大(是真的嗎?)
我先以廣告戶每坪價格再低於1.8萬開始喊...
喊到每坪低1萬...想說差不多了!!
結果對方表示可成交的總價仍比自己預設的多18萬(每坪低於廣告戶價格0.3萬)
沒談成...
因為是家裡的人要幫忙出頭期款...
家人表示只低0.3萬的話就不買了!!
心裡很難過...好不容易找到喜歡的房子!!
感覺就像和女朋友分手,失戀一樣的感覺...
無精打采的...
這幾天一直在想...
客觀來說...
雖然多了18萬...但仍屬合理!!
在實價登錄裡查仍是最低(廣告戶關係)
綜觀那一區的價格也是算低...
價錢其實家裡也出的起...
但就是因為砍的不夠多而家人不同意~
如果開高一點,再砍多一點,即使總價比預算還多,他們還是會買
因為電視總是說至少砍2成以上
真的是因為"起某機"的關係而不買!還說砍的不多會被人家笑...
如果開高一點...再砍多一點...即使總價比預算還多..他們還是會買
真的真的很難過...
家人的觀念仍停留在幾十年前買房的想法!!
說房子會越來越便宜(但我去看房的結果卻是越來越貴)
即使降價,高雄真的無感...現在同一區裡,越後面蓋的絕對越來越貴
但他們卻覺得賣不出去會變便宜(但這是要等幾年壓!!)
還硬要我貸20年就好,並表示等房貸還完再存錢,有錢就全部都先還錢(他們以前就是這樣)
硬把之前觀念要套到我們這一代
我自己是覺得,如果要以這樣的價格買到已經不算貴了!!
是算便宜的價格,反正是要自己住又不是要投資,該給人家賺也是要給人家賺
但因為家人砍的不多而不買真的很可惜...
你們談價也會因為砍的不多而不買嗎?
還是覺得價格合理就買呢 ?
其實你直接把一坪多少?
總價多少講出來會比較清楚。
然後,合不合理要很難講,
你覺得合理,建商不賣也沒用,
如果總價差18萬,
你又很喜歡那就可以買了,
如果考慮到長輩的問題,
你可以去跟建商談,
一人再退一步,
他減一點你們加一點這樣,
然後再好好跟家人溝通,
這樣應該可以買成。
聽你講的好像殺的空間不是很高,
是不是你讓對方感覺到你很想買呢?
再談價時被知道你很喜歡你就輸了。
再來,訂金退了嗎?
如果還沒退回給你們,
有可能建商也很想賣,
只是想看你們能不能再加點,
能多賺就多賺,
如果訂金退了,
那就有可能真的你們的價格建商不賣,
但是只差18萬……
應該還是能成的才對,
以現在的景氣,
建商應該是能買一間就會趕快買才對。
我最近買了一間透天,
建商開26一坪,
我20萬左右成交,
最後也是幾十萬在拉拒,
後來跟建商說如果不賣訂金要拿回來不買了,
建商就同意賣了,
畢竟跟建商想賣的價格差幾十萬而已,
少賺總比沒賺好。
感覺好想哭,
這就是一種想要得到卻得不到的失落感。
其實爸媽和孩子都沒有錯,
高雄4、5年級的爸媽們經歷過的年代和7、8年級的有很大的差異,
卡早一般住家的房子要破千萬的機率很低,
尤其是大樓更低,
但隨著公設比的提升,
法規的更新與安全性的提高,
現在房子室內實際使用坪數小很多,
家長們出自備款的同時,
心態上絕對會想能殺多少就殺多少,
因為實際坪數和實際付出的價格和以前差很多。
人生啊人生,
人生有多少個10年讓你房市循環,
高雄的建設和環境確實成長進步很多,
差個18萬就要看人怎麼想了,
有的人會想說往生的時候存款一定大於18萬,
所以無所謂。
有的人會想說建商死要錢,代銷要業績,
恨死別人賺他的錢了,這樣就沒辦法成交。
以前高雄房產很低迷的時候,
透天厝開價1000萬,
大概650就買到了,
現在開價1000萬,
成交850萬。
今非昔比囉~



ohgodkimo wrote:
看房子也看了好一陣...(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