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我,今天獨家現場實地拍攝新市圖總館內裝及天際線,提供各位參考。進去後發現書超多的,想要什麼書有什麼,我喜歡的科學和軟體繪圖書超多的啦,這輩子可能看不完,加上讀書環境超佳,可以看外面景緻超美,真是享受。
海王子3511 wrote:海大我,今天獨家現場...(恕刪) 在地震好發國家這類的懸吊式建築非常的少用依地震共振頻率來看,高雄的砂質共振頻率約0.7秒這樓高…又那麼剛好接近共振高度我真的很好奇,在結構設計上,這棟樓是如何經過詳細而確實的計算
日本不是有用嗎?一般10樓高建築的確週期是0.7秒左右,但是懸吊系統週期就不知道了,而況可利用相關隔震設備。這種不規則結構在分析設計上比較麻煩,也不好施工。但是目前公共建設好像都喜歡【這味欸】建築虫 wrote:在地震好發國家這類...(恕刪)
一般每高一層樓的共振頻率0.1秒是用一般梁柱系統、RC結構、一般使用載重的狀況去計算出來的採用懸吊系統一定會有所不同而且圖書館因為大量藏書的因素,載重條件和一般建築大不相同(書超重)所以共振頻率這方面一定是有經過分析計算過OK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