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氣,內閣要盡快讓政策「有感」,如今民眾到底有沒有感受到政府的有感?
其中最有感的相信就是買房的首購族,薪水倒退14年,但房價連漲10年,
如果再這樣漲下去,民眾到底何時才有辦法實現居住的正義?
是政府的施政作為有問題,甚至直接批評馬政府不要再製造問題,台灣就沒有問題,政策做錯了馬上改,像是油電凍漲,民眾自然會「有感」,消費和投資信心馬上就會回來,但是現在政府不僅對的政策不能說服民眾,錯的政策也不改,這只會製造更多的問題!
如今民怨高漲....台灣經濟及人民新資又跟不上...............
政府何時 做出 有力的打房政策.......是大家共同期待的?
有人知道那些 有力的打房政策....可以提共給政府的嗎????
執政黨想勝選,就要想辦法維持政治與經濟上的穩定,
而在野黨想勝選,則要想辦法製造政治與經濟的混亂,
只有動亂,民心才會思變,看看泰國的例子,就是在野黨想取得政權所用的混亂法。
現在台灣所有的經濟活動像一片死海,只剩房市還一枝獨秀,
用嚴厲的政策把房價打下去,會造成經濟動盪,無疑是執政黨放棄14與16年的選舉,
對岸每年的經濟成長超過8%,只有這樣火紅的經濟表現,
才能用霹靂的手段壓抑房價而不造成社會動盪,
年輕人買不買得起房子,政府不在意,他只在意能不能贏得選舉來保住他的官位,
奢侈稅幾乎沒改動,甚至還放寬條件,這代表政府對房市的政策走向,在於穩定房價而不是打房。
阿彩與丈夫離婚後帶著讀國中及國小的兩個孩子,靠著電子工廠的薪資及娘家大哥在孩子交學費時的資助,勉強過著日子。但身兼單親媽媽及精神障礙者雙重身份有時真的十分疲憊,不算便宜的房租壓的她喘不過氣來。
在一次社會局個案管理員的關懷及協助下,阿彩試著找些單親媽媽的資源,看看有否適合單親媽媽居住的訊息,但有關婦女的居住單位,多為臨時短期的,如單親家庭服務中心,至多可住一年;另有家暴婦女短期安置,而且此類居住只容許婦女本人暫住,並不容許帶著兒女共住,對於帶著學齡兒童的阿彩,並不適用。
個管員找到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經辦的社區家庭,才知道大台北區只有唯一一家社區家庭,且只收單身的男性精障者。所有的精障居住單位都只限單身。
一般單親媽媽帶著孩子在大台北區討生活,房租已是沉重的負擔,更何況是合併精神障礙的單親媽媽,協助她的個案管理員十分無力的嘆息著:「政府為何沒想過這些弱勢家庭在大台北的居住問題,還一直要大家生孩子,現有的孩童都管不了了!」
台灣社會的居住正義在哪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