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來談談置產投資停利停損點

如題...
最近我已賣一間21年大樓
還有一間19年大樓和29年公寓收租
但我不認同用房租來判斷報酬
因為都是約9-12年前現值的半價買的.租金維持但其實可小漲
地點算是很不錯的
想知道各位置產多年的會如何調整-乾脆賣了嗎
因我家這幾年都住在新屋.舊屋管理收租狀況還好
我不是來找人賣屋不想有人來問房子價格或是沒品討罵回覆
我家對名車無感.只喜歡花錢旅遊和置產
謝謝各位對置產特別有興趣的給予意見

10/26我不想說多空.因為一路都只是摸石頭過河-不是只想買最低賣最高
希望真正有經驗前輩提供見解...

10/28有地主急售工業區廠辦.
我正思考拿房產獲利多的其中一戶大坪數和2戶中古屋來換
停利點...就是剛好有新標的吧
2013-10-26 9:26 發佈
我會覺得把大樓賣了…留住公寓…
房子的價值主要還是土地…
自己住的當然是越舒服…建材配備越頂級越好…當然不要去想價值…因為這些都是會折舊…
請問如何判斷市價?
是實價登錄 二手屋開價 仲介成交價?
這很難算,因為買房子用現金還是貸款?到最後付出多少?折舊?這些就已經很難算了。再加上房價並不是一個穩定的東西,就算有市價標準,也不保證你賣得出去。

反過來說,以債券市場來講,好一點的債券,每年的配息大概有在4%,並且單價是有1-2%的成長性,整合來說,5-6%一年的投資報酬率是幾乎很穩定。萬一發現大跌,也是可以立刻出手。

除非遇到金融海嘯這種崩盤,否則債券的投資報酬率算是穩定的,你要設停損點也很容易。相對的,當發生金融海嘯時,很多時候房地產也會跟著變動,但你能立刻脫身嗎?不見得,更不用說國家對於稅務制度政策的搖擺不確定因素高。

所以如果要用投資的觀點去對房地產設定買賣停損點,是不太合理的。國際上,其實也有點故意讓這種現象維持,以減少房地產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畢竟房屋是拿來住人,而不是拿來投資用的。房地產不適合作為一種投資工具。

今天台灣房地產跟住屋問題,都是因為政府放任房地產成為一種投資的行業。我在國外住了近十年,聽過很多房屋仲介agent、營造商contractor,但沒聽說過"知名建商"這種東西,土地的價格在政府以高交易增值稅限制、並且以開發許可制管控下,土地的利益被視為具公共財身分,而非純粹的私有財,嚴格的限制開發權的私有化,雖然在市場供需的調節下,房地產買賣還是具市場經濟的漲跌現象,但相較於金融投資,房地產投資在國外社會主義理論中,都是不被建議的一種行為。

小結是:如果是要自己住房子,在需要的時候,量力而為,切莫以投資的觀點,去買賣房子。也許,運氣好讓你賺很大,但運氣不好,暴跌會跌死你。
我覺得如果附近房價上漲的幅度已經開始緩慢
就應該要準備賣掉了
再把賣掉的錢投資其他可以讓你有更多投報率的投資標的
除非你對房子有很大的情感~~~要不然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
我正如你所說的
大樓的鄰居娘家的媽媽想搬來和兒女住近一點互相照顧
我參考市價讓他們談.便宜一點賣
送冷氣沙發家具全...還是當初2倍價
別說我賺很大...當初被笑盤子的人是很勇敢買屋的-就像5年前買農16首排

老公寓2樓就不賣了...收租金.成本約14年就攤完

安妮美黛子 wrote:
如題...最近我已賣...(恕刪)

房價已經回不去了
所以也不見得現在就要賣掉
不過我猜應該會有仲介跑去私訊你
呵呵
那要讓仲介失望了.別浪費力氣也好!
最近中古屋飆價.業務員應該很忙
我上月先放風聲給管理員.成交給2萬
3天就成交
謝謝管理伯伯...

另外.涨勢有無趨緩有個別差異
但是我很想留這一間19年中古大樓...有感情的
置產跟投資其實要分開來看,畢竟出發點是不同的。
置產這個產,也許你說的是房地產,不過我認為只要符合資產定義的都算,譬如黃金、股票、債券、基金等等。所謂的置產,就是把錢放"置"在某個資"產"上面,而投資的話,就是以獲利為目的的買賣行為。

置產就是單純的放置,並無停利停損的考量,投資才有,所以要看你對這兩間房子到底是置產還是投資呢?

置產是把錢換成資產,而賣掉資產就會變回錢,錢可以做什麼?可以買東西,也可以拿去投資。
所以你需要用錢,就可以賣房子,需要買股票,也可以賣房子,都不需要的話,那賣房子要幹嘛?

我老媽常跟我說,你那個xx股票賺了那麼多怎麼不賣一賣?我反問他,賣了要做什麼?她就說,賣了賺錢啊,我就說,我就是不想那麼多錢在手上,才去買股票的,賣了換錢回來,那不是又增加困擾?
不知為何一直聞到股寫手味...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