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在這個板上潛水,也自己學著去看一些物件
但無奈現在很難說服自己是下手的好時間點

家裡在台北坐經商,但感覺時間已經差不多,家裡的長輩有打算幾年後要回高雄定居了
加上看到房價一直往上攀升,所以希望在今年可以完成(已經看了一年多了)
目前鎖定的區域是在美術館這一帶(綜合考量諸多條件下才考慮這邊)
近日因為一些問題跟家裡談的不是很順,想請益一些已經買房的前輩看法
希望大家能不吝嗇分享自己的經驗談
家裡有準備一些預算,但鎖定的目標並非豪宅或是透天型
原本已經看好一間覺得三人住剛好的物件(28坪左右),地利位置也符合當初設定的
(也請了現在在當房仲的幾位工作的同事與有在從事裝潢設計的朋友幫忙比較,也是推薦我可以認真考慮這間)
以預算來說我們是ok的,但家人在洽談過程還是不免殺了一下
果然跟我猜想的一樣,房仲這邊踩很硬
後來家人在房仲的介紹下轉看另一戶物件,價錢也殺下來
無奈屋主最後一刻反悔,無緣

現在遇到了一些溝通上觀念的問題
因為我是獨子,所以自然希望家人可以留一些錢在身上,萬一有甚麼狀況加上保險還可以過生活
但家中長輩希望多花一點錢可以買大間的一點
為此這幾天電話溝通上壓力就變很大
我個人對房子其實沒有那麼多的條件要求,很多條件都是為了父母去設定的
只希望父母這邊可以住的舒服就好
(至於房仲學弟跟我說的增值甚麼的,我其實都是當作耳邊風,自住我實在不太愛管這些)
資金部份其實目前狀況不需要貸款(以前桃園的房子剛好賣了,多少有些補貼)
差別大概在於剩下的多寡
想請教:
1.該如何與長輩溝通?因為長輩這邊最後還是會把問題丟給我,我的出發點在於希望他們以後可以多留點錢換比較好的生活品質,不知道這樣的觀念是不是不對?
2.現在真的不是甚麼好時間進場嗎?問了幾個朋友(金融業 建商)與設計的朋友都是說只會看高,不太可能回到四五年前那種狀況,連我在承包建設公司的大理石建材的表姐夫都說可能沒機會了...
(因為工作的關係結交了蠻多行業的朋友,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如出一轍)
實價登陸也去看過了,爬了文,越看越累,越想越累

希望可以有過來的前輩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也歡迎各方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