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高雄市房屋戶數與總銷金額之走勢圖

一、高雄市房屋戶數與總銷金額
下面這張圖是我整理的,給大家參考,也許能給大家一點什麼啟發。▼
高雄市房屋戶數與總銷金額之走勢圖

1.2004年是蓋最多的一年,也是房價起漲年。

2.隔年,2005年起,開始量縮價揚。

3.到去年,2011年,明顯的量價背離。戶數是2004的一半不到,總銷金額卻一樣,房價整整漲了一倍。

4.今年前兩個月,情況和去年差不多。很多建案推出頻測高價,卻一下子就完銷。我預測,今年,建商會加緊推案,但也因搶地,提高土地成本,加上原料本就較前幾年高,所以,會朝向大坪數、高價路線走。

圖中顯示的意涵是什麼?您的解讀是什麼呢?

二、高雄房地產歷史

講個故事給大家聽。

1.1994年,昱成建設吳老闆以130萬/坪的「天價」買下新光中山路口大片土地,蓋了39層的「摩天高雄」「大坪數」「豪宅」,推出時賣20萬/坪,原預估入袋80億,可是卻滯銷。隔年公司上市了,但沒多久財務就出問題了。其餘如寶成、長谷、宏總、尖美、仁翔等建商,也都落寞下市。

2.對照前面事件,以下截自新聞報導▼

「高雄市土地近來一直在漲」,高雄市建築開發公會理事長陳武聰分析,北部財團最近以每坪九十五萬元「高價」,在原生植物園附近買下八百多坪土地,後勢看好。

另一則新聞更彷彿歷史重演,但成敗尚未知▼

許多建商都有營造背景,高雄知名營造廠隆大營造(5519),4年前轉型成建設與營建並重,董事長陳武聰熬過高雄房市不景氣,與城揚建設共同買下四維路與民權路口4430坪精華地,下月將推總銷160億元頂級豪宅,陳武聰說:「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戰。
2012-03-14 22:55 發佈
如果只有去年異常,會不會是因為合併了高雄縣
大量加入了透天房屋
所以造成戶數少,金額卻高的狀況
以總銷金額 除以 總戶數 來推敲
2005年開始這個數值開始有所上揚
也代表著銷出的房屋價年年爬高...
去年在縣市合併後 可說是比例暴增....
真不希望 這個數據是真的~

wered wrote:
如果只有去年異常,會...(恕刪)

該年度透天厝並無因加入高雄縣而增加之情形。

大樓 透天
民國99年 3711 1122
民國100年 6724 1296
我刪除我的留言這是申報開工的戶數
不過還是感謝大大提供的數據
1. 2011縣市合併, 成交戶數多了3187, 總銷金額多了515億, 所以高雄縣房價也沒有便宜多少?
2. 2012兩個月就有這個量, 表示今年一樣是房仲豐收的一年?

我只能看的出這樣
這只能說明建商往有賺錢方向蓋房子
總價漲一倍並不足證明單價漲一倍,漲五成應該有
主要是大坪數比例增加.
其實在八十年初房價起漲時,帶頭的也是大坪數大樓
但很快那類產品就消失了,主要是被透天給取代.
但這次大坪數來勢.....應該不會再像八十年代.
主要是北部回流或來置產客層不會去買透天厝.
因為住得少,大樓較有安全感.
不過這是申報開工的戶數
所以成交時間應該再遞延一年左右
是這樣嗎??
另外,申報開工時怎麼會知道總銷售金額是多少
是建商自己預估嗎?

樓上說的大坪數影響我覺得可能也有
所以如果要精確一點
應該要找總樓地板面積嗎??

台北是2002起漲。高雄晚2年,2004起漲。不意外!
當然是一線都市先漲,二線都市才跟著漲。


我比較好奇的是,量縮價漲應該「短期現象」。但是高雄卻量縮價漲了5年,也太久了吧?
相比之下,這段期間台北則是價量齊揚。兩邊差很大。原因我也想不透。


2011異常,這不用猜,這個是奢侈稅效應。台北也是量縮價漲。(正確的說,成交價也沒漲多少。大概10%以內吧??)

wered wrote:
不過這是申報開工的戶...(恕刪)

要找面積也是有,要做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