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橋頭建地

橋頭的建地是不是算比較便宜一點的地方?
太座想買房自住間投資,看了一些大樓及透天房,那種品質價格比實在是很難下的了手,想自己找塊地來蓋,花同樣的錢可以用的比較好,又合自己需用..
2012-01-03 11:2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橋頭

不靈活的胖子 wrote:
橋頭的建地是不是算比...(恕刪)


現在阿沙布魯的農地都當建地在賣了....(一坪幾萬幾萬在開)

我也想自己蓋...只是地貴到靠北邊走....
我想40多坪應該夠了,地抓300,建物抓300,600蓋的房我看外面要賣到千吧!

不靈活的胖子 wrote:
40多坪應該夠了,地抓300,建物抓300,600蓋的房...(恕刪)



如果有不要太差的地段(不要太偏僻),不淹水,這樣的價格我也想在橋頭自建自住

不靈活的胖子 wrote:
40多坪應該夠了,地抓300,建物抓300,600蓋的房我看外面要賣到千吧!...(恕刪)


一般建商抓毛利是40%,
不過要看地段來決定最後售價...

橋頭喔...現在要買好的地皮不容易了

巨象車很大 wrote:
一般建商抓毛利是40...(恕刪)


我比較好奇一般建商毛利抓40%是怎麼抓?[ 土地市價+建物成本+管銷成本]X140%?真的這麼好賺嗎?
台北我不敢說,因為土地取得成本和土地市價不是一般小型建商有辦法操控。也只有京城能在農十六和美術館先置產再炒起來(雖然不一定是他們炒起來,當時還有傳聞他們快倒了;但大量的平價住宅應對該區的人口成長有顯著的幫忙)。所以40%是如何來計算?
AJS wrote:
真的這麼好賺嗎?...(恕刪)


小籠包的毛利抓到50-60%,
怎不說那更好賺?
那大家都去賣包子就好啦~


營建業是有高風險的行業,
京城當年在"農十六"一役嚇到了,
所以只好轉手自己開銀行(南企爭奪戰)保護自己的延命及後代千秋,
現在建商對於現金的需求還是很缺的...
沒那麼高啦~土地成本+建築成本+銷售及廣告成本+利息支出+利潤=售價.自己蓋房子並不一定最省,大多自己蓋是可以求品質及"合理"的價格,自己蓋一棟跟蓋一批的成本一定不同啊,只是看到那些開芭樂價的心裡就不太爽買而已,不管怎麼算實在都算不到那種開價.
農地光填地蓋一樓平房五十坪加籬笆建造費就超過三百萬了.

巨象車很大 wrote:
一般建商抓毛利是40...(恕刪)


巨大...

建商那麼好賺,
那你怎不自己蓋來賣,
你可以先親朋好友找找,
集資個一千萬,
一年後就變一千四百萬啦,
二年後就變一千九百六十萬了
再加油幾年,
你就可以變鄭欽天第二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