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車回家途中聽到中廣報導以下新聞,遂搜尋相關文章附上來讓網友討論。
我不知道接下來有關日本增設副都話題是否會在台灣引起討論,看來日本也是有很濃厚首都情節的國家,才會有這類似成立副都的討論。
所謂的副都,我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去定義,以對岸來說上海才是中國經貿最強盛的大都會,也沒有是不是北京副都的問題觀點,歐美其他國家亦同。
台灣的台北,盆地城市本身在先天發展條件上確實較吃虧,細看全世界各先進國家的主要城市或都會,皆是以海港城市為發展主體,對岸亦同,這幾年中國幾個沿海港口城市的發展真是突飛猛進,不只有上海,這也是台灣政府後續必須加以重視參考的地方。
高雄是港灣城市,具備良好發展經貿的實力,這幾年國外一些的城市評比相關研究,甚至對岸的城市評比藍皮書,高雄的排名並不差,所看重的還是其先天的港口優勢,主要還是台灣政府對於高雄的發展在中後期沒有檢討,以致台灣的國力競爭力逐年下滑,其他國家的港口城市發展不是歷史悠久,不然就是新建深水港暨而增進經貿實力,所謂此消彼漲,台灣開始變成從後追趕而欲振乏力。
以下相關新聞頭條:
防範未然 日本擬將大阪建成副首都
日本共同社報導,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及大阪府知事橋下徹1日在東京都政府大樓舉行會談,就推動建設大阪府為日本「副首都」一事達成共識,以備在東京發生災害時,代為行使首都功能。
補充:
日本三個大城市從東北到西南,關東到關西,分別為東京,中部的名古屋,大阪。
還有,大家文章請看清楚勿有情緒喔~我對於國家發展首都兩個字本來就沒興趣,我文章開頭也說日本也有首都情節才有甚麼副不副都的建言。
文章上來的重點是給大家參考,別人也是有不斷的在思考問題,台灣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註:
台灣的首都要遷去台中南投,甚至東部花蓮,或要有多少個副都,其實我都沒意見。
上面文章有關台灣城市的看法純粹就長遠發展競爭力而言。
******************************************************************************
似似乎許多網友很關心台中的部分,常說自身短暫待過台中也喜歡台中,欣賞七期的建築設計讓我感嘆太早離開台中。
我知道許多網友很關心台中發展的部分,讓我點出一些台中會遇到的問題,從這些矛盾中尋求突破。
簡單這樣說,台中就是中部區域的發展核心,台灣地理西部的相對中心位置。
若說台中要發展,看似簡單其實比南部高雄還要具複雜性,許多網友是想法過於簡單。
前面提到,台北由於是盆地城市發展有所限制,所以才會有港口在基隆,國際空港在桃園,現在又想辦法要弄個台北港,這些投注的資源跟效益其實不成正比。
就因為台灣目前的政經發展中心都在北部,空港還在桃園,試問台中距離北部核心擴及範圍桃園,新竹多遠?不過中間隔著苗栗。
是故,若要先發展台中,台北,桃園,台中的關係會更緊張,舉例台中要爭取國際機場,桃園第一個受影響。
所以我才會簡單說明,實務上台中或中部目前要發展的困難度或複雜性遠高於南部,而目前看來也是,城市硬體建設是不及北高的。
再從定位來講亦同,一般人講到台中的思維都是:台中是中部,台灣的地理位置中間(其實北偏),也只是這樣。
我們用基本的邏輯觀念去思考,何謂地理位置的中部? 方位本身只有東西南北,一定是先有南北或東西位置定出來,才能定義中部的位置。
我用邏輯的觀念讓大家去看地域發展的必然性與屬性,不知網上朋友是否能理解?其實就這麼簡單!
這也是台中在先天發展上最大的限制,因為台灣已經先有了北部的發展,而且已經逐漸擴及到了台中。
關於台灣遷都議題
若是指遷都的話,台中或南投都很適合。
其實高雄本身就是港口城市,真的要發展就如對岸,是不需要集中行政中心(遷都)至這裡的,許多先進國家皆是如此。
再來,如果遷都中部讓北部資源能下來中部,其實對高雄發展也是有利的,問題是在台灣很難。我前面也說了,光是台中要求國際機場及中央一些資源能下放,台北,桃園,台中的關係立刻就會變得緊張。如果遷都至台中,基本上看似地理位置合適,其實難度比遷都至台灣任何地方還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