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要建八輕了, 五輕已跟不上時代,就趕快讓它就地淘汰退役吧!
不然還要花雙倍的 "時間"、"金錢" 再去遷移重建一個五輕, 意義在哪裡?
還搞得其他區域人人自危 ! 二十幾年前的承諾, 已不符合現況了!
Step1.
一天到晚都聽到後勁人又在抗議中油怎樣怎樣的~
Step2.
再來會有個地方大老or政客or有力人士出來喬~
(神明也算是有力人士!)
Step3.
中油也不能一直店店不出聲,最後都會有個小補助出現(EX:後勁地區人民有瓦斯折價票,受污染地區人民健檢醫藥補助等)
丫我們家住在後勁.........旁的莒光就不是人哦?丫現在是

真是會吵的小孩有糖吃~
隔幾年想到再吵幾次~
但是,這之中有多少部份是為了個人利益,刻意渲染呢??
畫面帶到1937年的後勁=>
西元 1937 年,日本人在後勁半屏山附近興建「海軍第六燃料廠」,總廠面積達 170 公頃。後勁地區
大部分的地理景觀因此由農田轉變為工廠。此時後勁的工業發展除了早期的民生工業,亦增加軍事工業。日治時代,為了軍事需要,興建「海軍第六燃料廠」於半屏山麓北麓的後勁地區,這就是中油公司
的前身。台灣光復後,政府接收第六燃料廠原有的基礎上發展,成為現今的中油高雄煉油總廠。
敝人正巧也是海軍退伍的,幹過海軍艦艇的都知道,不管什麼船每週至少一定都得補一次油水,我從沒看過燃料車運來船邊,那船上的油怎麼來的??
當然是走地下來滴~~
人家日據時代就已經蓋好的東東,這些規模可能大到你想像不到,真的是"那些人"說搬就能搬的嗎??
而搬遷後的土地利用需要多少的成本來恢復利用??(看看硫酸亞31期旁那塊地吧

搬遷後的海軍軍艦吃啥?進口油料或第三地運輸成本又要編少預算呢

這些分佈在左楠的油管在遷廠後會不會造成影響呢??(現在晚上固定時間會有撒水車在後勁跟左營軍區附近跑,其他地區我沒看過這種定時撒水車,那遷廠不撒以後會怎樣?)
一昧的挑出問題點也不對,對於自己的地方總是希望能有點建設或希望出現;
我只是希望那些有替後勁地區人民"踹共"的人是不是應該多站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角度上發言呢?
之後,順便也關心關心我們莒光還有鄰近地區的人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