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好無言,我一直想,不管高雄國際機場是區域機場,但是可以讓飛機二十四小時安全的起降而不受跑道及宵禁限制,而提供大南部的居民進出,不是比較好嗎?我覺得這個美意很好,但是怎麼始終都無法實現。就跟在等高雄把所有的捷運路網完成一樣的慢。真無奈!! 大家的看法如何。
你看看全台灣運量最大的桃園國際機場半夜有幾班飛機在飛...
你認為就算高雄開放24小時都能起降有航空公司會來嗎?
以台灣的地理位置,會選擇深夜起降的班機大多數都是歐美長程線的班機
高雄好幾年前長榮航空有開闢一條高雄-洛杉磯的航線
當初開航時也覺得南部地區有足夠的運量
結果~~不到幾個月就夢醒了
最後這條航線就默默地走入歷史!
漣一班長程線的運量都無法支撐了
我還真看不出來24小時營運的必要性在哪??
你以為讓高雄機場24小時營運就會讓運量像香港機場一樣高嗎?
另外,高雄機場其實也是24小時運作的
只是半夜只限緊急狀況起降!
你的美意很好,但是實用性0分!
我認為你可以先想想看為何一大堆航空公司都選擇飛桃園不飛高雄
這樣你就會知道高雄機場的問題點在哪了!
samling wrote:
1.小港機場本來就有...(恕刪)
1.小港會有宵禁 是因為後期附近蓋了很多房子 居民變多 民意抗爭而來
2.跑道延伸案 是中山路地下化 跑道往草衙方向沿伸 但草衙居民抗議可能的噪音 加上市府反對 而作廢
3.南部國際機場案 當初 運研所 專業評估 應設在 北七股 (與台南縣府主張的七股位置不同)
但消息曝光 南部縣市政府挾民意抗爭 加上 民航作業基金在扁政府任內大量開設機場而耗盡
最後不了了之 連帶 中正機場因民航作業基金耗盡而多年未進行整建 設備老化嚴重
4.高雄當年貨量連 FEDEX 一天一架貨機都裝不滿 加上 兩岸遲遲不直航 所以選擇 撤站
UPS也因兩岸遲遲不直航 而將台灣轉運站降等 移往 MANILA 再移往 廣州白雲 設亞太轉運站
5.當年如不是 李先生的 介急用忍 依台灣兩航的貨機運能 崛起的就不是 仁川機場和韓航 而是台灣
6.近年 高雄 貨量 下滑嚴重 (不知是因 陳市長的觀光業興起取代了 工業及電子業 生產 還是其他因素)
加上 旅客量並未顯著增加 小港 運能 閒置嚴重 擴建/新建 更是遙不可及
以上是 個人 幾年來的所見所得
1701ed wrote:
1.小港會有宵禁 是...(恕刪)
謝謝提供資訊
宵禁問題凸顯出市區內不適合建機場,松山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所以我贊成南部機場的設立,這樣可以將小港機場停飛
第二點怪怪的,我記得跑道延長是市政府提的案子,怎麼會自己反對呢?可能我不住小港,所以也沒聽過草衙居民反對,但是印象中,陳致中的政見也包括這一項,他不怕拿不稻草衙的票嗎?而馬英九的政見也有這一項
南部機場設在北七股,可以滿足南科空運需求,應該比高雄外海好,目前南科的貨還是拉到桃園,之前看新聞,張國政說是因為高雄跑道短,七四七只能載貨70%,加上歐美航線都是夜間起飛,所以只好拉到桃園空運
去年小港機場的旅客及貨運分別成長12%與19%,也許跟直航有關,也許跟景氣有關,真的要考慮一下南部機場的設立了
samling wrote:
謝謝提供資訊宵禁問題...(恕刪)
所謂的南部國際機場之前有兩個比較有可能的地點
一個是高雄的南星計畫那邊
另一個就是在台南的七股
但是這兩個地方都有許多無法解決的因素,所以後來就不了了之
(七股最大的問題是生態保育,南星的問題我忘了)
不過這兩個地方如果真的要蓋機場,一定都是用填海造陸的方式
這樣的經費一定會非常非常的高
如果花了這幾百億(這只是保守估計喔,填海的可能會破千)
只是為了讓貨機可以正常起降的機場
這樣的經濟效益真的值得三思!
再者以小港機場目前的容量根本就沒有達到飽和的地步
說難聽點,就算機場真的遷到海上去
高雄的航班也不可能會突然爆增
因為航空公司看的是運量
誰管你機場蓋在哪
舉例來說:東京的兩座機場
成田是新機場,蓋在外海消除原本羽田機場許多問題
可是現在一堆航空公司卻都想飛羽田
為什麼?
小港機場還是有他的地理優勢在
問題在於運量不足,不是機場地點出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