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高雄大樓新建案
幾乎清一色都是高總價的豪宅
都廳苑 棋琴九重奏 還有中華路家樂福對面
加上興中 復興路口正在蓋的太普建設
再早期的有福懋首善
有錢人真的有這麼多嗎
看看福懋首善賣幾年了 到了晚上 點燈戶數少的可憐
都廳苑我還真不知他要賣多久 戶數多又貴
為何南高雄不蓋些較平價的大樓(約500萬上下)
同樣千萬豪宅的話,我比較喜歡南高的,因為人口密度低(相較北高幾個熱門點),老社區中鶴立雞群,不會有一棟棟水泥叢林的感覺....
都廳院算是特殊案例,不知該如何說... 貴沒關係 但是戶數會不會太多呀....
但是前三季的營收也不能表示都廳苑賣出多少
根據本網都廳苑的住戶說辭來看 該棟約有10戶在裝潢 且不是熱門棟 如果平均分配的話
那包括店面最少賣出50戶
但是營建公司認列營收也有自己的考量 比如隆大的帳務歷年來都做在12月
其次也可能有多種考量 並非外人可以臆測的
尤其是上市櫃公司 本人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暫時不想讓潛在買主知道公司實際的獲利多少 所以將營收往後推 等到公司賣到差不多了再把獲利公布出來
2.為炒股票 將今年的營收往後延後明年 以便在明年產生大獲利 大炒特炒股票
這種方式在興櫃轉上市櫃屢見不鮮 本人是隆大的股東 其實蠻贊成此作法的 把獲利壓在一年然後給他大炒特炒
快一點12月份就會有更明確的答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