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因為買了名發的房子有問題, 找了售後服務部門處理卻都沒有解決的辦法, 而跟建設公司鬧的很不愉快.
後來經人介紹找到名發售服務部張副總, 事情總算有所進展, 感覺上張副總是位還蠻講道理的人, 所遇到問題目前也正朝"合理"的方向找解決之道, 雖然基本上雙方的立場都有所堅持, 但是相信只要講求"合理", 事情一定可以有辦法解決
其實名發售後服務部的維修部何主任, 也是老好人一位, 交屋之後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 找何主任, 如果是在他的能力與權限範圍可以解決的應當都沒有問題可以很快獲得處裡, 客服部門也都有在follow-up; 只是, 當問題變的比較棘手或是困難解決的, 有些情況事情就會卡住, 不能繼續獲得處理, 時間一拖久, 對客戶的心理影響就很大, 畢竟房子是每天生活的地方, 天天都看到一樣的問題沒獲得解決, 久而久之原本單純的事情就會變得愈來愈嚴重
這個道理其實, 在各行各業不是都一樣嗎?
老實說, 名發的銷售部門我認識的李小姐, 還有最後議價的曹副總, 人都很nice, 尤其是李小姐, 想當初從第一次看屋到最後下決定購買, 這中間過程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跟李小姐接洽, 日子一久, 跟李小姐也變的很熟, 最後還成為朋友, 記得當我們這個案子全部賣完, 之後李小姐被派到別的銷售點, 過了好一陣子, 有一次我們還特別跑去找她 (好像是小港國小附近的建案吧), 感覺就像是很久不見的老友一樣親切...
名發的網站上是這樣寫著的:
"每一個名發人,對建築都有著強烈而無限的熱情。
主動發現問題,並積極參與。
隨時隨地把客戶放在第一位,設身處地將服務做到最好。"
想當初也是因為這段話讓我深受感動, 在加上名發曾經連續三年(95, 96, 97)獲得誠信建商, 讓我對名發的服務有信心, 才會決定購買, 畢竟房子的問題林林總總, 有誠信的建商可以提供諮詢與服務的後盾不正是每個客戶都應該要有所期待的嗎?
在日前辭世的 聖嚴法師曾言, 遇到事情的時候 法師都是用"四它"的處理態度: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希望這件事情能夠獲得適當的處理, 讓我們大家都可以從心上好好將它"放下"...
不過這次風災把我們這裡共同車道的鐵門吹壞後,
我就對名發的處理態度開始產生懷疑懷疑,
我記颱風過後的第一個週一,我就馬上致電客服請她們處理,
一直到今天,一個月過去了,
鐵門還是一樣壞的,
對了~雖然這共同車道是屬於我們住戶自己負責的範疇,
不過住戶的公積金目前還在建商那!
所以是她們得負責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