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gkai0119 wrote:
我偏好大樓其實是因為...(恕刪)
先前所稱的差別只是略述,透天更佳的是保值性和高自由度(相對的是對鄰居的影響)。
高雄(其實應該說除了台北市外)房屋保值性差是個不爭的事實(不含周邊增加了特殊公共建設之特例)。以五百萬的新屋為例,過了五年後,折價後的郊區透天車墅和大樓價差可能會有50萬,市區則可能更高。
透天不必繳管理費,若以管理費$1,500/月計,大樓等於多貸了30萬的貸款(以二十年房貸,每一百萬貸款月付5,000計)。當然,沒了管理費就沒了代收信件的功能(保全部分一般就別期望了,找保全公司較實在),掛號信若沒收到就得跑郵局了。
再者,若有興致,透天頂樓可以弄個空中花園或是家庭菜園,要養大型犬別人也不能說什麼。可以噴水洗車,寶貴的腳踏車也不必牽著上上下下,鐵捲門一放下,都算是屋內。可使用空間比起大樓來,著實多了非常多。
透天還有一個好處是和鄰居互動的機會較多,相對互助的機能性也較強。
各有所好,一樣尊重。大樓有大樓的好處(尤其是高樓層面對開闊地的抒放感),透天有透天的優點。先前我住的都是大樓,但是這兩年租了透天後,個人這次購屋就沒考慮大樓,算是個人偏好吧。當然,因為市區的透天貴,所以只能買在楠梓土庫附近(臨交流道、高捷都會公園站、楠梓火車站和台糖量販店),機能性遠比不上市區的大樓。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少了花錢的機會就多省下錢,阿Q一下也不錯。
無論如何,房子是自己的好。不管房屋型態為何,好好的去規劃,住的舒適最重要。恭喜樓主購得自己喜歡的房子。
令夫人是"女王",令嬡是"公主",請問我們是否該稱呼你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