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高雄的輕軌怎麼不做高架的呢

台鐵高架地下化大多是在原路線旁興建,但輕軌旁邊顯然已無空地,當初臨港線停駛的大好時機就該直接在原地蓋高架,現在錯過良機,除非全線停駛重建,不然只能與之共存數十年甚至百年了

我就站在輕軌的立場,不是那些死忠的愛攻擊的"四輪嘴臉",我希望輕軌有獨立路權不用停紅燈,但已蓋成平面,停紅燈無解,未來還要花幾億添購列車,根本超雞肋,當初一次蓋成捷運不就好了,有些死忠的護航輕軌比捷運好,說輕軌是以人為本的模範生,那黃線僅中運量卻蓋最貴的地下化,這些錢怎不拿來蓋幾十條輕軌

我覺得就該承認平面輕軌是當初預算不足的「歷史共業」,而不是一味的護航,當初美國顧問建議的藍棕線幾乎就是現在的輕軌路廊,紅橘線也都有預留轉乘站給藍棕線,反而黃線是後來規劃的,沒預留轉乘站,轉乘要走很遠,其實應該把這筆錢先用在補齊藍棕捷運才對

現在有錢可以蓋黃線,最好趁早亡羊補牢把輕軌也改建成高架化,但如果亂花錢蓋蚊子建設,只會賠更多變扶不起的阿斗,未來就更別想有預算,若死忠的一味吹捧國王的隱形新衣,最後就是這座城市不配進步了
查了一些歷史資料,當初似乎也有保留臨港線地下化作為台鐵通勤支線的計畫,藍線與之重疊太多才取消,但後來臨港線又變輕軌,且僅做成平面,就是當初沒預算下的歷史共業,現在吹捧的一堆輕軌好處都是"改變不了事實所以只好改變心態"的自我安慰了
當初蓋輕軌真的是高雄老百姓需要才蓋的嗎???
大家可以認真的回想一下...
一個交通建設...都沒問多數老百姓要不要...
也不聽從專家學者的意見...
這條輕軌我們討論他蓋在地上.地下.高架...做什麼???

PS.我僅有的印象是很多年前8800還是8400億之類的...錢太多就亂搞一通
不知道還有多少蚊子館躺在一邊流淚
樂觀樂觀 wrote:
查了一些歷史資料,當...(恕刪)

臨港線的確一度考慮跟台鐵一起地下化,作為通勤路線
藍線重疊取消的部分只有凱旋路段,內惟經大順路到五塊厝站這段還是在的
所以才會傳出紅橘線凹子底站跟五塊厝站有規劃跟藍線的轉乘連通空間
只是這段在紅橘線動工後,高雄市政府也把它改成輕軌藍線
路線也一度改成內惟經大順路,轉民族路、光華路、一心路到瑞隆路
那個時期除了臨港輕軌以外,市府還規劃興建輕軌藍、棕、黃、綠四線
詳細內容可以搜尋
「高雄》捷運藍棕線不建了 將以輕軌取代」2005年的這篇新聞

臨港線那段規畫平面輕軌其實是相當合理
直接用舊鐵道去改,不佔用平面道路空間,經費也較省
而且鐵路經過的路線跟一般道路交會的路口也比較少
只是問題在於臨港線的西側是凱旋路,東側又還有一條凱旋路
兩條又都是雙向的,才導致輕軌路口的號誌變得很複雜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