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高雄準備好了嗎?

fanjiang wrote:
對有小孩的家庭來說,...(恕刪)


不覺得高雄現在是文化沙漠,或許資源比起台北還有一段距離,
但是高雄現在不管觀光文化等等,都有很大的改變了,比起許多城市,
大部分的大型展也一定都會下高雄,
等高雄世貿及市圖總館及衛武營表演廳好了之後,展館更具國際水準,
可想而知的一定會有更好的文化展場水準,高美館的展覽也常常都是
全台展覽排名優等的,

可以出門走走的景點也非常多,而且人還比台北少,
出門享用到的人均品質我覺得比北部更好,
小孩子老人要外出,公園綠地比例也很高,
放開成見,來高雄深度的走一遭,你會看到很多不一樣,
文化沙漠早就離高雄很遠了.

就看政府能不能別重北輕南,
或是政治考量而浪費高雄港這麼有國際競爭力的地方.

samling wrote:
事實上高雄港的收入是...(恕刪)


跟我所知道的完全不一樣
請問高雄港那一條的收入是回饋給高雄市的啊? 麻煩指教一下

關稅理論上是中央 這無爭議

但港務費 領港費 停泊費 吊櫃費 貨櫃延滯費 那一樣是回饋給高雄市的呢?

高雄港98年度營業收入7,484,541,864元哦


yobi25 wrote:
跟我所知道的完全不一樣
請問高雄港那一條的收入是回饋給高雄市的啊? 麻煩指教一下

關稅理論上是中央 這無爭議

但港務費 領港費 停泊費 吊櫃費 貨櫃延滯費 那一樣是回饋給高雄市的呢?

高雄港98年度營業收入7,484,541,864元哦


現行高雄港務局要繳給高雄市政府包括營業稅、印花稅、及房屋稅等費用
另外部分商港建設費由交通部統籌分配給高雄市

but.......最肥的盈餘高雄市則沒有份

samling wrote:
1.高捷運量沒有沒有"有效大幅提升"運量"?
2008年四月日平均運量93,850
2013年一月日平均運量154,601,運量是五年前的1.65倍
...(恕刪)


灌太多水了,
2008年四月高捷只有一條線。

samling wrote:
1.高捷運量沒有沒有...(恕刪)


我是就事論事...
高雄發展好,無可厚非,只是不希望浪費,流於型式,畢竟都是民脂民膏,市府應該多花點心力提升一般市民的就業機會比較實際,否則難保人口會不斷外流.已經2013年了,不要老是說重北輕南,我前文講的很清楚,重北輕南這句話,只能說是重視"台北市",個人看法也是無可厚非,就事論事,北部其他縣市其實不如中南部人說的,基礎建設發展的那麼好,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針對你的回覆...
1. 別曲解我的意思,但我還是必須要說:你指出的運量成長幅度仍然遠不足以撐起高雄重捷的正常營運(北捷目前平均運量是每天178萬人次,對於高雄市府的財政真的是很大的負擔!這真的是高捷要檢討想辦法解決市民通勤習慣的重大課題!如果說高雄兩條捷運一天的運量只有15萬人,那麼把其中投資橘線的錢,拿來蓋在桃園市,估計不用2年日平均運量可能就破10萬人了也可能更多,那些其他縣市要出國的旅客甚至可以搭台鐵轉捷運到機場,服務面豈不更廣...(桃園火車站是全台,年通勤旅次第2大站-1100萬旅次,中壢站是第3-約1000萬旅次)

2. 桃園確實是全國創稅第2,但基礎建設差,也是就事論事.

3. 我文章上說的是工業區數量,非指工業區面積.如果我有誤,煩請google一下.

4. 我不清楚南星計劃,第六貨櫃中心的擴建是做對的事,但嚴格說起來不能算是市府的政績,是交通部.

5. 我不認為是,這只能算是促進觀光收益,whatever,也是好事一樁,keep going!

6. 自由經濟示範區,要看後續實際的成效,不是口號喊一喊,坐在門口等人家投資而已!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我真的希望高雄能展現像桃園一樣的招商魄力!(桃園縣101年招商成果,轄內企業公司登記資本額增加1,042.88億元,不僅超越其他五都,且7.34%的高成長率更是全國第一、大幅領先全國的平均值2.93%)

7. 不置可否,問題是政府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別挖了東牆卻去補一個已經快垮的牆(高捷),甚至明明就不需要牆,偏要再蓋一個很弱的牆(輕軌)...

8. 其實高雄市有那些建設已經很優了,也是好事,有的城市都還沒有,這要給市府拍拍手,但是不要再放那些浪費錢的煙火了!花納稅人的錢用煙火拍市長馬屁,個人認為不妥,全世界有哪個公單位的人敢這麼做?應該只有北韓吧!

9. 我文中沒有責怪高雄蓋公園,我的議題是圍繞在:民眾就業問題/財政收支/招商引資/捷運營運績效(包括有必要再檢討蓋輕軌的必要性,畢竟連公車都不賺錢了,如果你會信輕軌,反正我是不信了)反倒是要問:高雄真的有需要這麼多的公園嗎? 還是需要一個就業環境? 這真的值得大家思考!

最後~有批評才可能會進步!有建議才有改善的空間!個人也希望高雄好,但不要流於浪費,甚至排擠到其他更需要建設的縣市預算,僅此而已...

VitesseWu wrote:
灌灌太多水了,
2008年四月高捷只有一條線。


不是比五年來的運量嗎?

2008/12 紅+橘 120,248
2012/12 紅+橘 186,608 是2008年12月的1.55倍
samling wrote:
不是比五年來的運量嗎?

2008/12 紅+橘 120,248
2012/12 紅+橘 186,608 是2008年12月的1.55倍...(恕刪)


誠如你所說的,2012/12 紅+橘 186,608,
那麼你前面又說2013年一月日平均運量154,601,
這樣高捷不就衰退很快?

不同月分,不同捷運線要怎麼比?

2008年4月只有紅線,你要比五年來運量就是拿2012年4月紅線比較,這樣數字才有意義。




Skywalker7 wrote:
我是就事論事...
高雄發展好,無可厚非,只是不希望浪費,流於型式,畢竟都是民脂民膏,市府應該多花點心力提升一般市民的就業機會比較實際,否則難保人口會不斷外流.已經2013年了,不要老是說重北輕南,我前文講的很清楚,重北輕南這句話,只能說是重視"台北市",個人看法也是無可厚非,就事論事,北部其他縣市其實不如中南部人說的,基礎建設發展的那麼好,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針對你的回覆...
1. 別曲解我的意思,但我還是必須要說:你指出的運量成長幅度仍然遠不足以撐起高雄重捷的正常營運(北捷目前平均運量是每天178萬人次,對於高雄市府的財政真的是很大的負擔!這真的是高捷要檢討想辦法解決市民通勤習慣的重大課題!如果說高雄兩條捷運一天的運量只有15萬人,那麼把其中投資橘線的錢,拿來蓋在桃園市,估計不用2年日平均運量可能就破10萬人了也可能更多,那些其他縣市要出國的旅客甚至可以搭台鐵轉捷運到機場,服務面豈不更廣...(桃園火車站是全台,年通勤旅次第2大站-1100萬旅次,中壢站是第3-約1000萬旅次)

2. 桃園確實是全國創稅第2,但基礎建設差,也是就事論事.

3. 我文章上說的是工業區數量,非指工業區面積.如果我有誤,煩請google一下.

4. 我不清楚南星計劃,第六貨櫃中心的擴建是做對的事,但嚴格說起來不能算是市府的政績,是交通部.

5. 我不認為是,這只能算是促進觀光收益,whatever,也是好事一樁,keep going!

6. 自由經濟示範區,要看後續實際的成效,不是口號喊一喊,坐在門口等人家投資而已!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我真的希望高雄能展現像桃園一樣的招商魄力!(桃園縣101年招商成果,轄內企業公司登記資本額增加1,042.88億元,不僅超越其他五都,且7.34%的高成長率更是全國第一、大幅領先全國的平均值2.93%)

7. 不置可否,問題是政府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別挖了東牆卻去補一個已經快垮的牆(高捷),甚至明明就不需要牆,偏要再蓋一個很弱的牆(輕軌)...

8. 其實高雄市有那些建設已經很優了,也是好事,有的城市都還沒有,這要給市府拍拍手,但是不要再放那些浪費錢的煙火了!花納稅人的錢用煙火拍市長馬屁,個人認為不妥,全世界有哪個公單位的人敢這麼做?應該只有北韓吧!

9. 我文中沒有責怪高雄蓋公園,我的議題是圍繞在:民眾就業問題/財政收支/招商引資/捷運營運績效(包括有必要再檢討蓋輕軌的必要性,畢竟連公車都不賺錢了,如果你會信輕軌,反正我是不信了)反倒是要問:高雄真的有需要這麼多的公園嗎? 還是需要一個就業環境? 這真的值得大家思考!

最後~有批評才可能會進步!有建議才有改善的空間!個人也希望高雄好,但不要流於浪費,甚至排擠到其他更需要建設的縣市預算,僅此而已...



1.為什麼高捷對高雄市政府是負擔?高雄市政府又沒有投資高捷
桃園不是已經在蓋捷運了嗎?

2.根據財政部的資料,新北市才是第二

3.工業區數量我不是列給你了嗎?為什麼不是看面積是看數量?幫你找到所有算是工業區的清單,高雄還是比桃園多

桃園縣共12處
大園工業區
桃園幼獅工業區
龜山工業區
林口特定區(工三)區
中壢工業區
平鎮工業區
觀音工業區
龍潭渴望園區 *
桃園科技工業園區*
大潭濱海工業區*
新竹科學園區(龍潭園區)*
桃園環保科技園區*

高雄市共13處
大發工業區
鳳山工業區
仁大(仁武)工業區
仁大(大社)工業區
永安工業區
林園工業區
高雄(南區)環保科技園區*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高雄園區)*
岡山本州工業區*
臨海工業區
臨廣加工出口區
楠梓加工出口區
高雄加工出口區


4.你不清楚南星計畫,那你怎麼知道高雄市政府做了甚麼事?所以有功都是中央政府,有錯就是高雄市政府的錯了,高雄市有哪個工業區隸屬高雄市政府的?所以大家認為高雄市就業機會差,應該都是中央的錯了

5.都你是說了算

6.來!桃園航空城改到高雄來,再來比一比招商,那你怎麼不說這是交通部的功勞
商業登記現有資本額(百萬)
年分/高雄/桃園
2009/21,528/11,440
2010/21,963/10,882
2011/22,575/11,040

7.喔!那桃園為何麼要蓋捷運?

8.桃園縣政府跟中壢市政府為什麼要辦跨年晚會?基礎建設那麼爛還不趕快開發?

9.所以中山運動場不應該改建成公園,應該蓋工廠囉~中都廢棄工廠也不應該蓋公園,應該蓋工廠,防洪蓄水池也不應該順便蓋成公園囉~你指的就業環境是甚麼?可以說明一下嗎?

VitesseWu wrote:
誠如你所說的,2012/12 紅+橘 186,608,
那麼你前面又說2013年一月日平均運量154,601,
這樣高捷不就衰退很快?

不同月分,不同捷運線要怎麼比?

2008年4月只有紅線,你要比五年來運量就是拿2012年4月紅線比較,這樣數字才有意義。


他的意思應該是五年來高捷運量,不是高捷紅線運量,所以我拿不同年份的同月份

是你覺得應該只比紅線才有意義,但是我覺得都沒意義,基礎的交通建設,是一個現代化城市的最低要求

samling wrote:
他的意思應該是五年來高捷運量,不是高捷紅線運量,所以我拿不同年份的同月份

是你覺得應該只比紅線才有意義,但是我覺得都沒意義,基礎的交通建設,是一個現代化城市的最低要求...(恕刪)


我沒說比紅線才有意義,
是你拿2008/4月單一條線,去比2013/1月兩條線是沒意義的。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