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W應該是很多年前的價格了,當初人事訓練的成本都回來了,也賺了很多年,所以可以維持很久都不漲價,只要不虧就好。現在新聘的,管理公司也不知道能續約多久,一定會把這些成本加上去,在短時間回收,所以現在要找12W以下不太容易。
我問過建商回饋的公積金大概150-160W,這筆錢不但不能用還要繼續存。大樓所有的機電設備都是有壽命的,短則十幾年,長則25年(電梯),這些東西汰換少則數萬,多則好幾十萬。根據內政部頒布的住戶規約範本,公積金建議存到兩年的管理費,也就是至少18W*24=432W,換句話說我們還有接近300W要存。
你也不能說建商沒把組長和垃圾算進去,第一年有保固不會有維修費,如果又不存公積金,50塊還是夠啊,你要怎麼說呢?
我覺得這件事還是要回到大樓管理本身,只要我們把錢好好看管住,就當是大樓替我們存的,一開始多收一點,以後如果存的速度超過預期,可以隨時暫停收一個月,回饋給住戶。比起不夠的時候再調漲,哪可真不知道會吵成甚麼樣子。
最後再跟各位說,我們現在都有在繳垃圾處理費,這是隨水費徵收的,大概佔水費20%-25%。如果未來請環保公司收垃圾,這部分就可以申請停徵。如果以垃圾名義加收清潔費,只要有人不繳,要自己倒垃圾,那就難辦了,最好還是調高管理費,由管理費支出,這樣過半數就可以了。
垃圾的問題也解決了,特助說如果一開始不推,後面可能推不動,所以還是傾向代管期間就先簽第一年的合約。所以交屋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垃圾壓縮機和廚餘機了。
剩下的問題就是錢要怎麼收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