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已經飽和了,就算灑再多錢也只是一時的熱鬧,煙消雲散後,一切都是虛幻的。若是政府能將眼光放到全台灣,用全台灣的力量前進,將建設平均分配到全台,一些想歸國的台商不會有找不到合適廠地的困擾。高雄港也是,因為離台北遠,中央未重視過,管理不良,導致高雄港的效率不彰,沒了大陸轉運的貨櫃,誰還願意到高雄港浪費時間?
另外,一個城市的進步不是以房價為計算標準的。許多進步城市的高房價是建立在民眾高所得上,真正有錢的人是居住於郊區或公園旁,因為他們不用趕上下班。台灣和日本則是將上班族趕出商圈,加重上班族的交通費用及時間,也導致工作效率不振的惡果。日本正在品嘗苦果,台灣會如何?自己想一想。
抱歉離題了,指是不吐不快。
過年期間到高雄遊玩就順便看了這案子,因為沒看過大家說的其他外觀更好的豪宅,就我個人的認為來說,我覺得這案子除了價位以外其他都還可以,內部梯廳全為石材(都是台北建商太摳了,只用到拋光石英磚),100坪以下靠加油站的那2棟聽說暫不銷售,有人想要包下(我是認為70多坪的總價才2000萬左右太容易賣先藏起來(這種房子跟價位搬到台北來早就被搶光))
本來以為這種案子不會有人發文,想不到已經蓋到消防層了.........
講了老半天都沒人貼圖,那我來貼幾張



室內160多坪的樣品屋我參觀時沒照,我想那是沒意義的,本案毛胚交屋各自裝璜
整個介紹過程中對於單價30萬只說過一遍,其餘時間都在介紹建案,也沒有質疑我們是否買的起,態度真是令人滿意(我想應該也不會質疑我,單獨從停車場到接待中心這段路,我已經把優戶直接點出),換作在台北市..........先狗眼看扁你再說.........哈哈哈!
雖然旁邊的舊大樓一坪10萬不到,不過不該拿來跟新案比價格,畢竟年份,用料,設備.........都有差異,買林蔭大道的房子其實低樓層才值錢,越上面的樓層就沒價值了,這才是看地段環境挑房子的重點,而且高雄的高樓層看不到海的都沒看頭,給一味只知越高越好的人參考
討論一個建案其實該深入,至少也該進入,連看都沒看過實在不具評論立場,讓我來說說缺點,第一是信箱太爛了,居然是木頭用key開,而且信箱設在各棟一樓梯廳未集中管理,這點我強烈建議需立即改善,否則土味太重根本不算豪宅,還好這是有救的,說說第二個缺點,這是無救的,那就是號稱三米六的樓高,受限於高樓建築用的粗樑,最低點約二米六(目測)
簡單說一下優棟別,採光及面向最優在A,B棟,可惜停車場入口在A棟,風水上有損,坪數為113坪,B棟160多坪的位於角邊最優,B棟113坪就差多了
整個面市政府面的人行道上有種第二排植栽,不過很可惜並未對味,建議樹種更換並增加盆栽更能襯托出價值,一樓目前店面為空置,應該也是找不到什麼高檔商店,這地方要開高檔商店可能要跟旁邊寒x飯店配合看看
高雄人喜歡透天是一種普遍認知的價值,就算是普通的連排透天採光不佳也是照單收,但是更方便的生活空間(單一平面),更好的採光 (三面)都是本案的價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