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5592659 wrote:有些建商或廣告行銷公(恕刪) 哈哈哈,想不到豆大也有被扣帽子的時候。但是我個人認為F大這種回覆非常不好,一個建案有人喜歡有人覺得沒那價值,這不是很正常嗎?別人看多就指責對方是1450,請問有什麼依據?再以回文的內容來看,以君御來說,針對的應該是換屋族,平均售價應該在2千萬以上,試問大家覺得拿的出2千萬以上買房子的人是菜鳥嗎?F大寫的他們不懂嗎?有需要連發多篇來提醒大家?高雄最近的房價不知為什麼一直漲,我同事最近看仁武的大樓都開2字頭,另一個最近買了富邦大無疆,據他說成交價一坪24萬,假設仁武鳳山都賣2字頭,中都也開到3字頭的話,那君御在這個地點賣這個價錢,好像也不是沒道理?但君御有像版上說的賣這麼快?這也太神奇,期待有更多已經去賞屋的人上來發表心得讓大家參考,不管如何,現在預約據說最快也要到9月才能賞屋,到那時買氣如何就很明朗了。
這就是準備全面噴出的跡象,前些時候因疫情及實登新制,造成買氣遞延,但QE所帶來的通膨效應並未消失。而房市通常漲勢來得快,一、二年就見高,然後又進入少則三年,長則十年緩慢盤跌摸底走勢。購屋者偏偏習慣追漲不追跌,只有長期持有者,才能享受甜蜜的果實。 射手成 wrote:高雄最近的房價不知為什麼一直漲,我同事最近看仁武的大樓都開2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