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高雄輕軌(第二階段)美術館路及大順路段交通環境優化-就是「禁止左轉」。

拿台北、新北說嘴的,你先說說台北、新北哪條輕軌是在重要道路的”路面上”的??
Hsiaoyu.Liu wrote:
拿台北、新北說嘴的,...(恕刪)

重要道路?
大順路?
豆豆3108 wrote:
每天都需要捷運等大眾運輸


不知高雄捷運,輕軌 經過哪些學校?醫院?
豆豆3108 wrote:
重要道路?大順路?(恕刪)


大順路不重要..

那 中華路,博愛路,自由路,民族路,建工路,九如路,建國路 應該也不重要?

房地產相關人員?現在跑客戶都是搭輕軌,捷運?
看過市府公布優化方案資料真的擔心.有的候車月台縮減.人潮多時很容易碰撞車體
屆時又要學捷運一樣架圍籬保護.就失去輕軌優閒態度形像
第二增加很多路口穿越障礙.屆時車禍碰撞不可免.人力指揮交通壓力增加
第三.竟然還有部分路段變成單軌!!那南迴雙軌是蓋哈囉嗎?說好的台鐵延伸恆春墾丁是要下輩子嗎?
第四.保留雨豆樹.噗嗤.淹水的夢時代.日本卡通水上列車揶揄還不夠嗎?老舊樹木
讓我想起附近義永寺最近老樹淺根樹倒壓死人新聞
第五.增加龍德新路穿越民族路.增加徵收土地預算.也不見得用路人會習慣買單
大順路沿線幾乎路邊停車位全取消取而代之停車位.收費停車塔.距離遠.臨停卸貨問題
淡水輕軌高架.新店輕軌.基隆輕軌捷運化.既然還沒施工.還有機會開會討論修改
不要優化變憂話!!!!
我是台灣人
無限1975 wrote:
台北捷運路網開始成形(恕刪)


台北並不是捷運路網開始成形後,行人才開始變多
在捷運還沒通車前,台北公車的使用率已經很高
因為地狹人稠,塞車嚴重,停車位不好找還取締頻繁

政策引導可以逐漸影響改變人民生活沒錯
不過營造大眾運輸的環境又不是要等捷運蓋了才能做
像國外許多城市還沒蓋捷運,人行道普及率比高雄還高
像拿大眾運輸使用率來講
高雄有捷運還輸給沒有捷運的台中、基隆、新竹
大順路就這麼大 長久之計 就是大順路高架化, 大順路高架化 , 大順路高架化 (問國中生的物理題都知道~問聯發科電路設計工程師也知道)
基本上就想像大順路博愛段直至九如段全線都是施工狀態 你東西向交通會怎麼走
我覺得影響還好 就當大順路已死 大順不行 走別條而已
原大順道路就留給沿線住店家使用了吧
能選的也不多. 1.明誠路本館 2.明誠大昌 3.同盟建工 4.中華十全 5.中華九如
首選3.同盟建工 同盟臨停+公車較少 東往西順暢



他大順 右轉 博愛 左轉 龍德新路 太難了... 不管西往東 東往西 這樣走肯定卡死
那段原本南北向就很卡
有好有壞
但對於每日開車經大順路上班的就知道
原本已經夠塞了
尤其下雨天


以下自我幻想別理我
A:會更塞為何不坐輕軌上班呢?
Q:要接送小孩而且小孩學校沒在輕軌上阿走路過去要很久

A:為何不騎摩托車呢
Q:因為小孩不只一位阿
樓上的,幫你再加一下

Q:為何不坐輕軌(情境模式)
A1: 我從我家怎麼去輕軌,我又不住輕軌旁邊.我也不住捷運旁邊
A2:如果我騎車到輕軌站旁,請問一下機車有位置停嗎?
A3:如果是這樣,我還是騎車去載小朋友或去逛街.何必坐輕軌
A4.去遠一點的地方,直接找順路的公車(在家旁邊的),何必這麼麻煩呢.
A5.有誰願意大熱天底下(南部夏天),騎車或走路到輕軌站,去等一個15分鐘才有的車.而且又慢
A6..有誰願意下大雨的時候,騎車或走路到輕軌站,去等一個15分鐘才有的車.而且又慢

普羅大眾的想法,
1.支持輕軌,多一條捷運. 反正那條又不在我家旁邊,不要塞到我就好了
2.小火車噹噹噹,不在我家旁邊,噪音不影響到我就好.
3. 就不要走大順路, 換其他路走.
(強迫你換條路走,好處,多一條龍德新路走,壞處是,塞車狀況真會如模擬的一樣嗎?恐怕未必,當政者都是報喜不報憂)
4.你問他會去坐輕軌嗎?他們都會回答會,但你問他一年會坐幾次,可能少的不成正比.
5.輕軌蓋了再說,反正執政者已經作,就錯到底.反正到時有問題,再砲轟他們,找他們開刀.(但人家已經下台,有用嗎)

比喻新北輕軌,人家人口比我們多,都虧損好幾年了,高雄準備虧幾年,他可以承受這虧損好幾年嗎?(反正都負債好幾百億,再多一點,也沒差囉),以目前高雄輕軌通車14個站. 去年度日均運量9167人來算, 早上7點首班,到22:10 . 15分鐘一班,一天約60班次,來算. 9167除以14,再除以60. 等於10人 . 如果將數字平均到各站,等於一班車,每站才上車10個人. 這好像有點慘..... (當然上車的人大多集中在某幾個站,有些站平日根本沒人上車)===>所以叫作假日觀光小火車.不是沒有道理的






新北環狀線高架捷運,還有頂棚可以遮陽擋雨,候車,沒冷氣都已經抱怨到不行,高雄的夏天更毒.你受得了嗎?

新北環狀線月台悶熱!乘客怨沒冷氣「等5分鐘大飆汗」 實測溫度出爐


實際到新北橋和站,中午外頭溫度大約是37度左右,而站內屬於雙層設計,實測上層溫度大約是35度,下層溫度31度左右,也是屬於炎熱等級,上下兩層室內溫度差了4度,有乘客戴口罩自備扇子不停搧風。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