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隻喵 wrote:要用購買力平價才準確台灣2018人均GDP(PPP) 為53023,排名全球17,超越英法德日韓,請問台灣不有錢??而且排名在台灣前面的很多是人口不多的國…(恕刪) 要專挑好看的數據或比爛也不是不行。購買力平價只是在國內花錢, 有錢人可花非常多的錢墊高( 尤其是進口貿易商),但「人均所得」是包含稅收, 代表的是國力!知道為何不少 進口貿易商 或小開都開超跑的原因了沒? 買一台超跑就一般上班族一輩子花的錢。知道為何台灣邦交國一個個斷的原因了沒?大陸的人均越來越高,能花在打壓台灣國際空間的錢愈來愈多,台灣外交部能花的錢卻沒相對成長那麼高。台灣人均所得若和美國一樣 6.2萬美元,稅收夠多,外交部能花的錢也更多,會沒辦法凱子外交買邦交國嗎? 靠老一輩的情誼,邦交國能撐多久?就算想台獨換國號,台灣人均所得若和美國一樣 6.2萬美元, 不是更容易買軍備、改國號獨立嗎? 難不成美國戰機會因台灣物價低/薪資低就便宜賣你?
吐司火腿 wrote:你是建商嗎?我有自建房屋,根本都請不到工,現在缺工缺到翻掉你那師傅是不是半師啊?怎麼可能還掉薪現在建照都可以展延到五年了呢(恕刪) 那是前年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高雄發大財 」, 有不少外縣市投資客搶人,你才請不到工,前年正常+去年增加已開始的建案也不能蓋一半…。但韓國瑜總統落選且得票率那麼低甚至要被罷免後, 「高雄發大財」的氣勢就大幅衰退了!原本我都還看高雄的透天厝(沒想到那麼便宜),現在要緩緩再觀察看看了! 房地產不會反應那麼快,但可能2-3年後就不會缺工了。但照樣要看美國的景氣、台商回流狀況。只要美國別出大包, 美國跟大陸貿易談判永遠談不好, 搞不好2-3年後高雄照樣不缺工,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時, 其他縣市雖然觀光很慘,但照樣有外縣市捧場在「高雄發大財」,而台商回流則不一定在高雄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