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憑什麼高雄不能蓋捷運

flycode wrote:
既然你都查出來了,知...(恕刪)


你要硬凹到什麼時候?自己搞錯卻一句道歉都不用說?

哪一條法律寫到簽約時的核定?拿出來看一下呀!行政院的誰核定高雄簽約?在什麼時間核定?

北捷核定到開工比高捷還快,你怎麼不去質疑?你應該質疑的是為什麼行政院核定那麼久,高雄一直沒蓋捷運?想知道原因,請google 吳敦義 帝力凱薩

當初中央政府核定的是一千九百多億要給高雄蓋捷運,中央出資一千五百億,某人選輸高雄市長,下台前核定高雄改BOT,變成中央只肯給一千一百億,剩下三百億要高雄自己想辦法BOT,算不算政治操作?

預算一千九百多億的工程,以一千七百多億決標,幫政府省了兩百億,你有意見,你去告呀!
samling wrote:
你要硬凹到什麼時候?
當初中央政府核定的是一千九百多億要給高雄蓋捷運,中央出資一千五百億,某人選輸高雄市長,下台前核定高雄改BOT,變成中央只肯給一千一百多億,剩下三百億要高雄自己想辦法BOT,算不算政治操作?
預算一千九百多億的工程,以一千七百多億決標,幫政府省了兩百億,你有意見,你去告呀!..(恕刪)

我看你才在硬凹吧!?
中央政府核定的是一千九百多億要給高雄蓋捷運,中央出資一千五百億,
不就有4百億要高雄市政府自己出?

高雄市政府若自己有400億,還需要改成BOT叫民間出資嗎?
若吳敦義高雄市長選輸,下台前沒幾個月就可以把BOT案搞定,那他也太厲害了!

行政院一天到晚在核定,且要核定好幾次,看到其中一個"核定"就拿來說嘴?
那麼多個核定,最重要的就是那個簽約時的核定嘛! 要不然是哪個核定才重要??

反正中央這一千億,遲早也要給高雄市蓋捷運,
但當時的高雄市政府+中央,卻在公車未配套完成之前,就拿這全國納梲人的一千億蓋高捷!

目前高捷每年賠24億,等高捷公司資本額100億+平準基金62.8億被用完,大約只要6.8年,
再來高捷的營運虧損就是高雄市民要負擔的了!
反正高捷是只在高雄用,預算排擠也是高雄市的事,到時就知道什麼叫做自做自受了!
要不然,高雄市民為了支持自己選出來的市長/議員的決策,麻煩多搭一下高捷,別讓高捷賠得太難看!

你知不知道什麼叫做預算? 預算只會多算,不會少算,
要不然一少算,就要下次再補報預算、重新編列,
只要沒動到,就不能用這預算,有時候甚至編了預算,但未動用預算!
你那叫做什麼省200億? 謝長廷不是說省400億嗎?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flycode wrote:
我看你才在硬凹吧!?
中央政府核定的是一千九百多億要給高雄蓋捷運,中央出資一千五百億,
不就有4百億要高雄市政府自己出?

高雄市政府若自己有400億,還需要改成BOT叫民間出資嗎?
若吳敦義高雄市長選輸,下台前沒幾個月就可以把BOT案搞定,那他也太厲害了!

行政院一天到晚在核定,且要核定好幾次,看到其中一個"核定"就拿來說嘴?
那麼多個核定,最重要的就是那個簽約時的核定嘛! 要不然是哪個核定才重要??

反正中央這一千億,遲早也要給高雄市蓋捷運,
但當時的高雄市政府+中央,卻在公車未配套完成之前,就拿這全國納梲人的一千億蓋高捷!

目前高捷每年賠24億,等高捷公司資本額100億+平準基金62.8億被用完,大約只要6.8年,
再來高捷的營運虧損就是高雄市民要負擔的了!
反正高捷是只在高雄用,預算排擠也是高雄市的事,到時就知道什麼叫做自做自受了!
要不然,高雄市民為了支持自己選出來的市長/議員的決策,麻煩多搭一下高捷,別讓高捷賠得太難看!

你知不知道什麼叫做預算? 預算只會多算,不會少算,
要不然一少算,就要下次再補報預算、重新編列,
只要沒動到,就不能用這預算,有時候甚至編了預算,但未動用預算!
你那叫做什麼省200億? 謝長廷不是說省400億嗎?


你有去查查過高捷中央出資多少?高雄縣市出多少錢嗎?你自己不是說高雄捷運中央出資一千億,BOT三百億,那剩下五百億誰出?你出的嗎?

80~87年總共八年,高捷一直沒有改BOT,就在87年十二月五日高雄市長選舉前一天改成BOT,連高捷太快動工你都在質疑了,怎麼不去質疑為什麼在選舉前一天高捷改成BOT?巧合?

你說最重要的簽約核定,拿出證據來?不管是預算法或是採購法,隨便你,給我看條文
政府預算編列的核定不是你隨便說說的

謝長廷說省四百億,你有沒有理解怎麼算這筆錢?原本政府總支出需要一千九百億,最後政府出資一千五百億,所以省四百億,懂嗎?我說的省兩百億指的是工程款,懂嗎?

以下是你的發言,請問一下,高捷是什麼時候核定的?

flycode wrote:
我看你才在寫小說吧!? 1991年,是民國80年耶...行政院核定個頭啦!
---
陳菊指出,高捷採BOT是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四日由吳敦義報行政院核定,由副市長黃俊英代為決行,謝長廷當選市長後比照辦理,除提高民間自償比例外,政策上並無任何修改。
---
高捷核定日期是八十七年十月二日,即已將BOT內容確定下來,當時行政院長為蕭萬長、交通部長林豐正、高雄市長吳敦義。核定金額是新台幣一千九百五十二億元。

高捷正式簽約是九十年一月二日,當時是行政院長張俊雄、交通部長葉菊蘭、高雄市長謝長廷。核定總金額一千八一十三百億元,但實際上只有一千七百多億元。當初簽約金額比核定金額少二百億元,經過物價調整才成為一千八百一十三億元。
----
(藍色的林豐正,綠色的葉菊蘭,都不具有工程/交通的背景)

綠色要把責任推給藍色,不是常拿這個來說嘴嗎?
吳敦義報請行政院核定,是改成BOT,由民間出錢沒什麼不好? 行政院當然可以同意!
就算是現在高捷虧損,也因為是BOT民間出資,目前高雄市政府也還沒有賠到多少!

但問題是,高雄市議會同意興建,中央交通部對民間資金、配套方案未做管理就撥款1千億!
台灣高鐵被行政院核定後,過了8年才有高鐵公司成立?高鐵公司成立了以後,又過了2年才動工。
高捷是87年核定BOT,90年簽約+動工,未免也太有效率了!

---
1990.07 行政院核定成立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現已改為高鐵局)
1992.06 行政院核定高鐵路線
1995.01 立法院通過高鐵計畫,附帶條件為民間投資40%以上
1996.10 高鐵處公告徵求民間機構以BOT模式參與投資興建高鐵
1997.03 行政院原則同意增設苗栗、彰化、雲林三站
1997.09 甄審委員會評定台灣迥鐵聯盟為最優申請案件申請人
1997.12 高鐵局與台灣高鐵聯盟完成議約
1998.05 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8.07 交通部與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簽訂興建營運、站區開發合約、政府應辦事項備忘錄及合約執行備忘錄
1999.08 政府應辦事項完成協商並作成書面結論
2000.02 台灣高鐵公司與包括交通銀行、台灣銀行等25家聯貸銀行團,正式簽訂聯合授信契約以及三方契約,授信額度為3,233億元。
2000.03 高鐵土建工程各標段陸續完成發包並開工
2000.09 六車站初步設計完成,進行都市設計審議(2001.06陸續完成審議) 2000.12 高鐵核心機電系統合約完成簽約
---


請問一下,如果高捷收歸國有,還要不要編列折舊費用?要不要編列利息?

samling wrote:
那北捷規劃2008年日運量150萬,2010年日運量180萬,事實上,2010年才140萬,要不要還你180萬人次...(恕刪)

這位大哥, 北捷已經超過150萬人次了, 不過這非重點, 重點在"預估誤差值"
就拿你的舉例, 2010年, 當初高捷規劃是57萬人!!實際呢?
實際只有預估值的2成5不到, 如果北捷也是如此, 相信大多數的民眾也會投反對票的

就如同貓纜明顯是個錯誤的政策一樣

這是政策對錯的問題, 無關南北, 也無關顏色
ichirohiro wrote:
這位大哥, 北捷已經...(恕刪)


我有針對運量嗎?我針對的是他說葉菊蘭那件事,而且提供錯誤資訊

高捷運量本來就不如預期,但是不代表這是錯誤的決策
舉例,加州本來鐵道運輸很發達,但是自用車興起之後,鐵道經不起虧損倒閉了,但是90年代,加州又重新發展鐵道運輸,而目前日運量才三十萬,比高雄高一倍,但是光洛杉磯人口就超過兩千萬,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加州財政那麼艱困的情況下,還是得硬著頭皮發展地鐵?講難聽一點,連平壤都有地鐵了,國外一堆地方比高雄小、人口少卻還是蓋了捷運,高雄為什麼不蓋?我覺得連台中、桃園、新竹都該蓋捷運

北捷運量也不如預期,早在2008年就該達150萬日運量,怎麼你麼不去質疑?當初台北人也反對捷運,陳水扁的市長政見就是拆掉捷運,可是現在誰反對北捷?

flycode wrote:
若吳敦義高雄市長選輸,下台前沒幾個月就可以把BOT案搞定,那他也太厲害了!

人家沒叫你道歉已經很客氣了
事實的確就是在這樣的時間點變更的
只不過不是人人都會像他打這麼長的文好心跟你解釋

這麼大的案子 一定有一些地方不可能人人都注意到
人家說出來 讓大家長知識 你要辯就針對講錯的地方就好

變更沒有困難 它是市長
過去中央政府第一次輪替
國民黨是趁下台前把所有可以卡位的事務官 幾乎都先安插
還被批評一陣子 後來記得是連戰出面說甚麼 人之常情之類的鬼話

Mobile01系統服務員: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光界來的人 wrote:
人家沒叫你道歉已經很客氣了
事實的確就是在這樣的時間點變更的
只不過不是人人都會像他打這麼長的文好心跟你解釋..(恕刪)

還道歉咧,別笑死人了! 我看他根本都是政治語言,你到底有沒看他在寫什麼???

----- samling自己寫的 -----
中央出資一千五百億,某人選輸高雄市長,下台前核定高雄改BOT,變成中央只肯給一千一百億,剩下三百億要高雄自己想辦法BOT,算不算政治操作?
---
80~87年總共八年,高捷一直沒有改BOT,就在87年十二月五日高雄市長選舉前一天改成BOT,連高捷太快動工你都在質疑了,怎麼不去質疑為什麼在選舉前一天高捷改成BOT?巧合?
-------

吳敦義還真TMD的有夠厲害,在高雄市長選舉前一天改成BOT,就知道自己選不上,
原來吳敦義弄個BOT是為了把高捷搞爛,交給競爭對手,才故意選不上高雄市長的啊!
吳敦義政治操作高捷,留個規劃高捷BOT的爛攤子給下任市長,要下任市長自己想辦法弄300億!

高雄市若有錢可以蓋高捷,還需要BOT嗎? 別搞笑了!
台灣高鐵同樣是BOT,也搞了好幾年才簽約,高捷的規劃改成BOT後,又不一定要立刻蓋高捷!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flycode wrote:
還道歉咧,別笑死人了! 我看他根本都是政治語言,你到底有沒看他在寫什麼???

----- samling自己寫的 -----
中央出資一千五百億,某人選輸高雄市長,下台前核定高雄改BOT,變成中央只肯給一千一百億,剩下三百億要高雄自己想辦法BOT,算不算政治操作?
---
80~87年總共八年,高捷一直沒有改BOT,就在87年十二月五日高雄市長選舉前一天改成BOT,連高捷太快動工你都在質疑了,怎麼不去質疑為什麼在選舉前一天高捷改成BOT?巧合?
-------

吳敦義還真TMD的有夠厲害,在高雄市長選舉前一天改成BOT,就知道自己選不上,
原來吳敦義弄個BOT是為了把高捷搞爛,交給競爭對手,才故意選不上高雄市長的啊!
吳敦義政治操作高捷,留個規劃高捷BOT的爛攤子給下任市長,要下任市長自己想辦法弄300億!

高雄市若有錢可以蓋高捷,還需要BOT嗎? 別搞笑了!
台灣高鐵同樣是BOT,也搞了好幾年才簽約,高捷的規劃改成BOT後,又不一定要立刻蓋高捷!

中央政府出資一千億,高捷公司出資三百億,剩下五百億誰出?你出的嗎?

吳敦義那件事情是你說的,我只是質疑改BOT的時間點太過巧合,罵髒話降低的也是你自己的水準
選前一天,的確大家都知道吳敦義選不上
謝長廷的競選政見也剛好有蓋捷運

你在2011-03-13 11:53 #63寫的故事,忘了嗎?你可以杜攥一件不存在的事情,指找葉菊蘭當交通部長是因為他比較聽話,我不能指出吳敦義在選舉前一天,讓高捷變成BOT的事實?
flycode wrote:
照理來說,高雄市可能會估算錯誤,但交通部應該不會估算錯誤,
像台中市蓋捷運,中央就要求接到高鐵站,要不然免談...所以中捷綠線才先蓋,
中央不出錢,地方也沒辦法蓋捷運。

畢竟高捷是中央拿全國納稅人的錢出資79%,出了一千億元,
就算高雄市政府已經規劃好高捷,若在不適合的時機點興建,
或配套方案尚未完成,正常而言也應該會被交通部打回票。

但查了一下,交通部歷任首長
交通部長葉菊蘭89.05.20~91.01.31,高捷公司90.01.12日與高市政府簽訂「興建營運合約」,
在解嚴後的交通部長,大多有工程與交通的背景,而葉菊蘭在交通工程上並沒有專長,
看來葉菊蘭可能是為了中央撥款興建高捷,才被指派當上交通部長,高捷確定後就功成身退!
(若用沒工程背景的交通部長,藍色的也一樣有,就是找聽話的政治導向了!藍綠都一樣)

早點興建高捷,有好處,也有壞處,
早點蓋的好處,原物料較低,興建成本可以較低(至少目前看來是這樣)
且早買早享受!反正中央這一千億元遲早要出,早點出錢搞不好還出得較少。
壞處是營運虧損是由高雄市民負擔,中央就不管了!

晚點蓋的好處,營運虧損較少,雖然原物料可能上漲,但同樣可能下跌,
而一些機電/控制/專利/技術的東東,競爭愈多,愈可能降價,屬於不太確定的好處。
(跟3C產品類似,技術/工法愈成熟時就愈便宜。)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