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box wrote:個人以為,近百億的公...(恕刪) 小弟到是認為衛武營藝文中心並無不妥,因為其中並不只是音樂廳而已到是可以考慮那個區塊叫衛武營藝文中心,像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然後在獨立出音樂廳(兩廳院),這樣也比較讓人知道高雄兩廳院在衛武營藝文中心內並且也有助於了解"衛武營"這名詞用語當然這是要看如何規畫,不過比叫好奇的主管機關是中央嗎?
freece wrote:當然這是要看如何規畫,不過比叫好奇的主管機關是中央嗎? 當然是中央啊,光看冠名「國家」就知道是中央出錢的。這種百億起跳的東西,廢省之後就只剩下中央與台北市有能力搞了。也許等蓋好之後,高雄市政治家市民再出來鬧一鬧,就可以取回主導權了,類似世運主場館這樣。附帶一提,台北中正紀念堂是台北市出錢蓋的,出土地的是國防部教育部等等,所以說蓋好之後一度隸屬於台北市,後來被劃歸中央教育部管理,然後才由中央出錢蓋兩廳院。
潛水這麼久,總算看到比較中肯且積極的發文了。我給版大 讚+1我是高雄人,全家老小也都住高雄。而比較可惜的是因為工作的關係,總公司在台北,除在台北工作外,亦常派駐國內外各地,而過去十年來只曾派回高雄11個月,而現在...在國外。在國內我每個周末必回高雄的家,在國外就大約1-2個月回高雄。許多朋友常問我總公司在台北,為什麼不舉家搬遷台北,在台北買房子算了。說實在,我也曾考慮過就在台北買房子,相信以我現在的薪水,在台北買房子應該沒問題。但是,我們全家都還是選擇家留在高雄,而且還在高雄買一個新房子。因為派駐過或出差至國內外很多地方,不知道為什麼放了假就想回高雄的家。和許多城市比較,雖然高雄並不是最好的,但近年來的建設與改變是有目共睹的。以我這個常不在家的遊子,每次回家都可以感覺到一點點改變,而且持續進行中。這個情形,大概是在大陸許多城市才會讓我有相同的感受。我並非指其他城市不好,但我真的覺得高雄越來越好,看多了世界各地,真覺得越珍惜高雄的成長。有別於如大陸等開發中國家的突飛猛進,高雄不只硬體進步了,人們文明程度也可以,而且沒有如台北、東京、上海等大都市人們的冷漠,讓人感到是個漂亮又熱情的城市。不管是哪一黨派管理高雄,高雄的特質是不會改變的,我們要對高雄有信心。我愛高雄!
BBigsnake wrote:不管是哪一黨派管理高雄,高雄的特質是不會改變的,我們要對高雄有信心。 更多人對高雄有信心是好的~但是,如果知道本身的條件不錯,對台灣的未來發展也重要,所要求標準就必須提高從下而上。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還有,個人感嘆許多在地高雄人辛苦出外當新移民後,又跑回來對高雄有新看法。扯後腿阻礙思想進步的往往是所謂的自己人而非外人。在街頭,時常看到騎著單車的外國年輕傳教士來到台灣這個異鄉,讓我看到的熱誠與感動,甚而遠大於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
我也是個在台北成長,15年前退伍後才回到高雄定居的,大大的這篇文,對我很有感覺,先給你按個讚!PS.我雖沒大大收入豐厚(我不是醫生、不是律師、不是教師),我從月薪1萬8開始打拚起的,但我在高雄工作及生活也是非常的愜意,還可以讓我換過三部新車過過癮,換過2間新居(農16&美術館區),這樣的生活要是我仍待在台北,應該是很難做到的吧!teabox wrote:每次看高雄版不是在談...(恕刪)
版大寫的真是好極了,我個人平日也是在台北上班打拼,周五晚回高雄,周日晚再回台北,也過了10幾年囉! 我們堅持讓小孩留在南部,也發現小孩快樂的成長與學習!年初也剛買了一間新完工的透天,即將遷入! 每個人對生活目標的設定不同,我還是留在台北工作,期待10年後退休回高雄做義工!! 南部人加油!
近期除了國家藝文中心,目前較看得到的進度是"世貿展覽會議中心",相信這對許多高雄朋友而言或許更加的期待與急迫性?為何提及高雄的會展中心,心想上來寫這篇文?猶記得剛來高雄時,朋友邀約去高雄的凱旋世貿展覽中心看電腦展,當下第一眼真的另人無法置信,一個升格幾十年直轄市的會展場地是如此,心中有無限感概。我不只替高雄更替台灣感到不捨,而高雄的悲傷回頭也見證了台灣這十年經濟發展的傷痛。小小台灣島國,連唯一一個像點樣的港口城市都能發展成這樣,靠海吃飯都不會,你說還能期待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