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

高雄 新台17高雄外環線(更名楠海路)。南段動土日:9月13日

高雄左營新台17線的道路規劃,穿越台灣國防重鎮左營海軍軍營,而當初規劃目的,是紓解台17線的交通流量,屬過境車流運用的外環道,而這個工程,把原本軍營內、外的16-20米的中正路,拓寬到30-40米,並貫通成聯外道路,導致軍營內中正路約400棵樹,與軍營外中正路的95棵大樹+4棵掛牌保護的特定紀念樹木(左營002、096、102、008)都將遭受移植與斷根的巨大傷害。其中左營002、008,胸圍超過500公分,甚至已經符合國家級受保護樹的標準。

但依據都發局112年3月的【配合本市濱海聯外 道路(新台 17 線)南段開闢工程)案】都市計畫變更報告書中所說,中正路道路拓寬後最小達到30公尺寬,計劃書中的,120年預估的道路服務水準在尖峰時段依然是A級,代表道路規劃過寬,遠超出車流之需求。如果我們將原本規畫的30米6線道縮小,維持中正路原本16公尺的淨車道寬(包含人行道或綠廊20公尺以上),至少可以有雙向4線道以上,道路服務水準預期依然可以有約B-C的正常水平,因無道路拓寬的需求,移樹、毀樹,也自然無正當性。

實際上新台17線未興建前,原本軍校路、台17線,都已經發揮良好的道路功能,台17線在台積電廠區周邊去年啟動拓寬工程,依據期工程報告,光台17(翠華路)拓寬工程,將30米道路拓寬成40米,道路服務水準從F變成C-D,早就已經解決台積電未來建廠完畢後的產生預期車流,完工後台17線兩個道路工程顯然疊床架屋,即使新台17線不興建,也不會有塞車、車道不足的問題,故維持新台17線工程,保持既有路寬16米,中正路不要拓寬,對交通來說已經是極度寬裕。

依據工程會【樹木保育移植作業參考原則】說,珍貴植物不建議移植,工程設計應迴避樹木,就是因為大樹移植容易造成樹木死傷,過去高雄市大樹移植死殘案例及多,若中央制定的樹木保育原則,高雄市不遵守,實在也說不過去。

20240321下午3:00,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將召開樹保會,審查本案掛牌老樹的移植與工程保護,故於會議前夕召開記者會,呼籲高雄市政府,新台17線工程,應至少維持既有路寬,不應道路擴寬,避免對上百棵大樹進行移植,避免對掛牌特定紀念樹木移植與切除根系,保護難得的樹木資源。

davidfz

"實際上新台17線未興建前,原本軍校路、台17線,都已經發揮良好的道路功能..." 我是懷疑的, 只要是上下班時間, 還是會壅擠, 加上店面兩邊停車或違停造成的隨時得變換車道的亂象.

2024-05-13 10:07
typetin
typetin 樓主

左營大路介壽路交叉口那邊比較擠。

2024-05-23 17:44
新台17線進度超前 南段二、三期工程今年陸續發包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701700779-430104
Weikang168

合群社區 全聯有雛型了 旁邊國有空地 似乎要蓋社會住宅?

2024-07-04 15:52
typetin
typetin 樓主

全聯比家樂福還是稍貴一點。早市去哈囉市場買菜、買水果比較便宜。酪梨一斤29元。

2024-07-05 10:50

高雄新台17線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 南段二期工程發包


2024-07-15 17:05 聯合報

高雄濱海聯外道路(新台17線)為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重要一環,尤其台積電進駐後將成為重要聯外通道。北段工程(典昌路至德民路)已於2022年6月通車,南段工程(德民路至南門圓環)陸續完成都市計畫變更,相關費用也陸續獲中央核定。

新台17線北起橋頭區典昌路,南至左營區南門圓環,全長約7.3公里,以德民路為界分南北二段辦理開闢。北段通車後,南段由於涉及海軍營區,軍方一直有意見,最終在行政院、國防部及內政部協調合作下陸續解決。

南段一期工程(德民路至中海路)包含廣昌大排整治改善區域排水並打造親水空間,去年10月開工,預計2026年6月完工。南段二期(中海路至必勝路)長約2.8公里,規畫寬度30公尺平面道路,工程標已於今年7月8日上網招標,辦理發包作業中。

市府新工處表示,新台17線全線通車後,預計可縮短橋頭至左營2.6公里(約26%車行距離)及減少15分鐘(約30%行車時間),同時便利楠梓產業園區人流及物流運輸,紓解原台17線30至50%交通量,同時帶動茄萣、梓官、橋頭等濱海地區產業及觀光。


後勁溪
typetin
typetin 樓主

楠梓科技園區週邊的道路可以減少人車擁擠情況。

2024-07-16 22:11
typetin
typetin 樓主

楠梓科技園區就是以前中油高雄煉油廠廠址。中海路、世運大道直通楠梓科技園區。

2024-07-16 22:14
不知道這次大雨的影響區域, 此處有人回報嗎? 長期的大雨會淹水的區域,經由這個工程有改善嗎?
davidfz

我在德民路開始積水時(雨量其實並沒多大)於公09公園處開始拿竹竿搓排水溝蓋處,都是軟泥,水溢流在路上,水溝都堵住了

2024-08-05 16:29
typetin
typetin 樓主

9月初就已有人來清美昌街的水溝了。清溝底的土泥。因為堤防上的空地給挖地,草都沒留下來。以致土壤就順水流進水溝去了。

2024-09-13 19:54
颱風逢大潮,美昌街抽水站七支抽水機狂抽水也是來不及,以致馬路有淹水。
主因是上游雨水排水沖下來的。
解決辦法辦法是德民路該做一條大排水溝,攔截上游水流,直接通往西向的廣昌大排。
不要一直流向美昌街來積水。
南段二期-中海路至必勝路,已經決標公告囉!

typetin wrote:
高雄新台17線南台灣...(恕刪)
台61高雄段似乎沒有辦法直接連結楠海路,往北直接建設到台86,不然分段建設,應該六七年就蓋好了
typetin
typetin 樓主

台61止於台南曾文溪還沒跨過南下。怎麼能連上高雄市呢?

2024-12-14 12:46
【時報-台北電】位於高雄左營、楠梓的台17線路段,因原路線曲折,行經鬧區易造成交通瓶頸,自2017年起陸續施工截彎取直、打造新台17線,北段工程早於2022年完工,南段因路線行經左營海軍基地,第一期遲至去年才開工,13日迎來最長的2.8公里路段動土,全線7.3公里預計於2026年通車,可望緩解北高雄交通問題。

新台17線始於楠梓區典昌路,較原有路線更貼近海岸通行,楠梓路段已於2022年中通車,位於左營區的南段因路線涉及部分海軍基地土地,經多方奔走協調,保留海軍重要文化資產如精神堡壘將士紀念塔及四海一家、海軍故事館、大氣海洋局、北極殿等重要建物後,才陸續啟動南段工程。

高雄市工務局表示,昨日動土的南段第2期工程總經費9.96億元,全長2.8公里是新台17線最長路段,預計開闢為雙向共6車道,搭配人行道、綠地道路,並代軍方拆除哨口等軍事設施,加上第3期南門圓環段工程,全線預計2026年完工,預計能分攤穿越性車流,減少20分鐘行駛時間。

此次南段二期工程順利啟動,關鍵在於先前針對海軍左營基地代拆代建工程的現勘協調。原先海軍左營基地代拆代建計畫經費,高雄市政府初估14億元將調增至28億元。工程會在今年9月5日要求高市府詳細說明新增項目與道路建設的關聯性後,自己隨即在同月18號邀集工程會、國發會、國防部等相關單位現場協調,確認新建設施與新台17線工程的緊密關聯。最終高市府以修正公建計畫的方式,完成28億元經費的申請與核定程序。

其中,南段第一期(德民路至中海路)已於去年10月開工,第二期工程下午動土,濱海聯外道路全段完成開闢後,預期可縮短橋頭至左營車行距離及減少行車時間,同時便利楠梓產業園區人流及物流運輸,紓解原台17線30~50%交通量。未來將同步導入綠道路指標設計原則,路燈採節能燈具,南段二期規劃路廊綠帶總面積達8,200平方公尺,邁進淨零碳排的目標,同時帶動濱海地區產業及觀光。
請問一下, 新台17南段,在市府工程地圖上有看沒懂,
咱們就google地圖上來說,是否如下, 謝謝~

從左營南門圓環起,先聯用左營大路300公尺(海青前方),開始轉中正路(會拓寬)
並開進海軍基地門口中正路,途中經過圓環 (中正路海龍路圓環)>
[相連?? 不相連??]四海一家後方、左營活動中心後方、捌捌陸眷村園區後方、明德/自治新村、光洲耘海,到此沒路,再開發出一段新路,沿著庿昌支線(河?)接到廣昌街43巷,再往北接到德民路(VS楠海路
口) .

以上正確嗎??
光洲耘海西側的馬路可能有一半併入17線。
光洲耘海北上的17線已經有在整地了。
我畫的藍色線是廣昌大排水溝。
(我不確定從忠義九巷下來到中海路有沒有大排?)
排水溝的西側就是新台17線楠海路。
  • 8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