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太普新案

paulckt wrote:
大普公司的房子外觀感...(恕刪)

恐怖⋯⋯
沒想到會這樣⋯⋯
paulckt wrote:
大普公司的房子外觀感...(恕刪)


這位 陳經理 .. 還住在這棟大樓中嗎 ? 真是誇張 .....
paulckt wrote:
大普公司的房子外觀感...(恕刪)


這位 陳經理 .. 還住在這棟大樓中嗎 ? 真是誇張 .....
paulckt wrote:
大普公司的房子外觀感...(恕刪)



過去看了P大對於太普那麼多仇恨的留言,你既然之前也收集那麼多證據了,何不直接去告就好了
讓法律來說話就好,你時不時在這邊留一些仇恨的字句真的沒有人會想理你。
房子蓋得好不好、服務做得好不好消費者會說話,公設管理的好不好那是看委員會有沒有齊心,保全公司優不優質。

我相信你所經歷的事情大概就是一個個案行為,你如果不滿意現在住的房子,大可以賣掉搬走。
你自己一直毀詆自己住的房子真的沒有好處,如果你沒有考慮自己要賣房子,你也應該替廣大的好鄰居著想~
不要成為眾矢之的,到時候社區鄰居跟委員會都認為是你把大樓的水準跟價值給拉低的。對你有什麼好處?

既然你有十足的把握跟證據,那你就去法院爭取你的權利跟損失,在這邊一直毀詆他人,小心被反蒐證(良心建議)
Dada588 wrote:
過去看了P大對...(恕刪)

說不定陳姓夫婦在其他鄰居眼中是模範夫妻,
P大忍無可忍,
把知道的事實告訴大家也是好事,
讓買房的人多一點參考面向。

蠻多人想知道,
一棟大樓裡如果有建設公司的人進去買,
到底是福還是禍?是禍躲不過~
比較常聽到的是,
建設公司老闆自己住在同一棟大樓,
整棟大樓的維護會比較好,
但如果是員工就⋯⋯
豆豆3108 wrote:
說不定陳姓夫婦在其他...(恕刪)



讓買房的多一點參考面向這點與豆大所見不同~
P大已經到了仇恨的地步...所有言論看得出是針對性質,且都只在太普的版批評
像豆大就不一樣,您才是大家買房參考的指標,雖然您所有言論不見得都對
但至少您是在市場有做過功課給網友們一點點小建議,這跟P大就不一樣了
我只看得出來他是針對性.....
其實也不關我的事,只是有一點點小魔性建議他可以直接去法院告就好,要不然到時候被反蒐證被告污衊之類的對自己沒好處
在這邊這樣咆哮或是爭對性的仇恨言論,其實網友也看得出來是怎麼一回事好嗎
如果P大講的屬實,自然太普的聲譽或銷售率就不可能那麼好了不是嗎?

我也不太了解P大的邏輯是什麼?
員工不能買自家的房子....
那apple員工也不能用iPhone?
三星員工不能用三星?
政府發給外包造的橋或路,承包商不能走不能用?
高鐵員工不能搭高鐵?
台鐵員工不能搭台鐵?
這個邏輯我是覺得滿怪的,大家都是辛辛苦苦賺錢消費,價錢金額有沒有折扣是另一回事
但講句公道一點的,買賣歡喜甘願不是嗎?
Dada588 wrote:
讓買房的多一點...(恕刪)

如果看過P大所寫的故事全文,
就會知道要突顯的是建設公司自己的員工「享受特權」,
做了一些P大覺得不合理且不應該的事情,
當然~
事實真相到底如何只有同棟大樓的住戶知道,
身為二手屋的買家,我會跳過這棟大樓!
一家人正在吵架,你還去他們家作客嗎?
豆豆3108 wrote:
如果看過P大所寫的故...(恕刪)



所以我說啊,這也許是P大遇到的個案行為
我是01的潛水客,居家版潛很久了~~~
P大這事情我看過全文,事情都過差不多一兩年了
來這裡一直發洩仇恨,毀詆他人或公司真的是一個不智之舉
我也沒看到該棟大樓的人出來撻伐或是認同P大所敘述的
也有可能都是P大他個人的不滿,自己說自己對?
既然他有證據或不滿就用告的~聯合委員會或其他住戶來用告的,不用在那邊單打獨鬥
搞得自己像鬥雞鬥犬一樣....到最後沒人想理他,大家也都看得出來他的言論是針對性
也沒有什麼公平公正的信服力
其實搞到最後一定也就如同豆大講的一樣『身為二手屋的買家,我會跳過這棟大樓!』
到時候一些屋主未來想賣房子,或是委員會其中的委員想賣房子,是不是倒頭來會覺得P大在扯大家後腿?
成為眾矢之的,搞得大家住那一棟的水平都很低
Dada588 wrote:
所以我說啊,這...(恕刪)

所以P大何時說過太普員工不能買太普房子?
亂扣他人帽子實在不妥耶~
另外~
太普的強項就在公設的設計,
還有樣品屋的設計風格。
如果專業一點的去從供需評估,
請問太普一年推幾個案子?
答:1-2個,今年似乎掛0
興富發一年推幾個案子?
答:好多到頭暈
所以當有人說太普賣得好的時候,
我都一笑置之。
豆豆3108 wrote:
所以P大何時說過太普...(恕刪)



有說呀~連豆大您也這樣說@@
您說『建設公司的員工變成住戶並不是件好事』
P大說『建設公司員工應該迴避買自家的房子』
這不是都在影射員工不能買自家產品?
這邏輯真的是很怪
我是真的有爬文呀~豆豆大!!!


豆大我認同您所說的供需問題
賣不賣得好,過戶資料都看得出來
撇開興富發這個異類不談
要專業一點我們談談高雄推案量最大的兩間公司
城陽去年度全高雄營業額落在約36-42E,一堆案子還在賣
京城去年度全高雄營業額落在約40E,一堆案子還在賣
太普去年度全高雄營業額落在約34-38E,全部完銷
以營業額來說賣得好不好?

不是我要捧太普的屌啊....但人家真的很屌

早期太普的房子真的是很鳥
人家用拋光磚,他還在用瓷磚,人家用80拋光磚,他用60拋光磚
人家用人造石或石材檯面,他用美耐板....
建材慘不忍睹不在話下....
但近期可能因應潮流不得不用好『一點點的建材』
但說實在的~其他建設公司的建材都比太普敢用~這也事實!
不過以美感跟設計來說,如同豆大所說的是強項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