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皇苑建設董事長郭敏能表示,高雄房市呈現「價漲量增」走勢,觀察過去四年新案開工戶數統計,從2010年的4000戶一路成長到2013年的9800戶,但高雄市的購屋需求穩定,每年可賣出7000~8000戶沒問題,平均每年僅有100多戶餘屋,且房價最昂貴的美術館附近,實價登錄單價不過20多萬元,房市屬於健康成長,2015年之前都不會發生供給過剩的問題。
leon650325 wrote:2015年之前都不會...(恕刪) 房子不是要賣給高雄人,如果大家都還不相信,我也沒有辦法;上午跟供應商去一家台資工廠,對方是台中人,在東莞、越南、台灣都有工廠,台灣房地產,連提都沒有提,因為該買的都已經買了,漲跌也沒有感覺,話題中都是在聊如何全球化、國外買購物中心的經驗,董娘說,工廠不會再擴廠,但會繼續自動化,賺到的錢,繼續買不動產(他們業界都是台中人居多,所以每個台商回台中買幾間房子都是很正常的);這是真實的狀況,大家不相信我也可以理解,但這也是大家不願意面對的真相而且正在發生當中;
zeus lu wrote:房子不是要賣給高雄人...(恕刪) 那還真是沒辦法.不過市中心還有一堆中古居可以考慮..正好又會商業區美術館區真的是高雄的富人區但是第一排的建材,材質真的是也許是以前房價低的原因,才幾年看起來就這麼舊,真是浪費了土地如果是現在的房價建的,不知會不會好一點
leon650325 wrote:不過高雄因為地方大,...(恕刪) 唉,我們在這邊談房子漲跌,今天聽到人家談的是購物中心,怎麼差這麼多,原來商業不動產才真的讓人賺大錢,我得好好努力,將來一定要買個購物中心;房子有得住、隨便住就好,不要求太高了;
唉唷 漲就給他漲.現在不買以後更貴也聽了幾十年了換個角度想一下.現在都嫌貴不買.那以後肯定更貴買不起.一堆房子沒人買到底吃虧的是誰?!你到死都不買也不會虧到一毛錢.到死都賣不出那可是虧了一大筆不會又要刪我文吧!只要不鼓勵買氣得都刪文.那何必開討論區直接叫促銷廣告區就好啦
leon650325 wrote:那還真是沒辦法.不過...(恕刪) 民國90~96年房價還沒大漲,沒人炒房追價,建商利潤沒現在好,土地成本低(美術館第一排才20~30+W/p),再加上那時跟現在的人力成本,自己算看看,我是不相信現在賣30W/P的新建案會比美術館第一排材質好到哪裡去,更別說是20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