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ohsiiungwong wrote:
(恕刪)我假設在高雄市區域內給你一個平面道路(紅燈和限速)和高速公路走走比較,夜裏沒什麼車,就各自從北往南走試試...你看會差多少(一個是限速和紅綠燈,另一個是通行無阻).
平面道路: 左營區博愛三路(國道十號底下開始一路走南向)--> 中山路 --- 前鎮區翠亨南路 (高速公路底)
高速公路(模擬高架): 國道一號和連結十號交流道那...開始一路向南--->....前鎮區翠亨南路 (高速公路底)
我先用網路 google 地圖 規畫二條同一水平起點路線和終點.....模擬答案是......
平面道路: 11.7公里 走35分鐘
高路公路: 10.9公里 走8分鐘
實際上會是
大中路上國道十塞10分鐘,國十轉中山高再塞十分鐘
如果不是住交流道下,再多幾分鐘
有比較快?
兩條路我都常走,上國道不會比較快,特別是上下班時間
都一堆人解釋給你聽了還繼續魯(有任何意義嗎)
遠見 虧你還扯得出來,只不過改個想法就算有遠見
鐵路地下化之後,就是把南北高雄整合成現代化都市,
目前的分隔帶就是火車站,所以鐵路地下化勢在必行(全世界都在這麼做)還鬼扯遠見

都市計畫要更新一定是隨著時空背景在調整..
你有較好的想法可以拿出來討論,但不要秉持自身的孤寂思維在討論..(這樣很累好嘛!!)

kaohsiiungwong wrote:
對了..我剛想到一個...(恕刪)
國道10號過民族路段直接延伸到左營高鐵,長程旅客走高速公路過來後,有人下去走大中路接高鐵站的嗎?
88快速道路通車後,原本的17號省道沿海路,車流量少了多少?
就連高速公路尾端,都拉了條貨櫃車(大貨車)專用的高架道路,直接接上高速公路。我還沒空去體驗看看,這對新生路跟漁港路的交通,有多大的紓解作用。我只記得以前,大車起步的緩慢,可以讓上午10點多的新生擴建路口,要等三個紅綠燈才過得去。
我同意高架道路對市容跟周圍居住環境的影響,目前高雄的車流量,也確實還沒到台北那樣遠超過道路負荷量的狀況,不過上下班時間,已經可以明顯感受到幾個瓶頸點,高架道路未必是唯一解藥,但是什麼都不做,只是在賭高雄未來不會再有發展罷了!
另外,大眾運輸可以疏導人潮,但是交通流量不是只有人流,應該沒有人坐捷運送貨的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