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對高雄的工作環境現實面有感而發 ~

前陣子陸續面試了幾個工程師,最後錄用的都是在北部工作一陣後,想回高雄的。
薪資部分... 只能説只要你有料,都可以談到跟在北部的現職公司一樣,甚至還高出的價碼!
所以,別光是抱怨發牢騷,趕快充實自己的料吧!
那一家? 楠梓加工區某外商。
樓上所言甚是,重點在於自己的能力
小弟的同學在高雄就業的剩醫療/教職這類的

理工的都是南科以北,包括我自己
高雄缺的不是"有料"才能應徵到的職缺,而是普羅職缺
我往北50km找工作,就比高雄工作多了2倍多的年薪
而在這公司,我是中低收入(1000人以上)
但是看看高雄的前同事,我的收入跟副理比也不奇怪
要我找高雄同樣薪水又是周休的,我還真沒把握,因為我沒實力!!
我只能找普羅職缺,但高雄沒有很多,但我離開高雄就有
高雄哪間公司能一口氣開500個職缺,至少年薪都有50W以上?
南科,中科,竹科非常多

至於有pro能力的,說真的~他考個國營工作也不是很困難
高雄單間公司的確都有高薪工作,但缺都是不多的

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練到很有料,真有這能力也不用走私人企業了
就業市場好壞就是看中產收入的多寡
高雄就業市場走M型,正職的飲料店員工收入跟加工區上班的小工程師差不多,這算好嗎?
總結一句
類似台積電這種毛利3~4成,又肯給福利的大公司來高雄設廠,才有可能改變現狀

kevin-hui wrote:
讀到碩士(不論是國立...(恕刪)
嗨〜我不認識你〜但看完您對這篇回覆,您真是值得表揚的一位人才。就想跟您按個讚讚讚^_^
我提到的有料,並不是完全指已經在前一個工作上建立多深厚的功力,而是應徵者在前一個工作裡學到或累積了多少多方面的經驗,而這經驗有助於提昇他尋找下一個工作時,轉換成可以談價碼的價值!
這個價值包刮:
- 可以立刻使用的料(技能)
- 雖不能立刻使用,但是有學習塑造的潛力,值得錄用與後續開發潛能。

高雄的薪資水準,另一方面也跟她的整體生活消費物價指數有聯帶關係。令外,產業結構與發展也與國家的政經資源分配息息相關。不要期待政府會有大格局有魄力藉由遷都來扭轉重北輕南,重西輕東的局面。

高官富賈在已經既成的舒適環境待下來了,你要他總統府行政院搬到中興新村,就已經不是技術上的問題了。那個高雄的王x平幾乎都旅居臺北市了!

至於要讓工商產業有意願往中南部發展,只靠地方政府那點鳥屎大的招商誘因是難的!
如果今天台積電要擴廠,但是有條法令是這樣說的:
- 在竹科擴廠,無稅賦優惠
- 在中科擴廠,10%稅賦優惠
- 南科,20%
- 路竹科,30%
- 屏東內埔工業區,60%
- 願意去花東... 什麼,完全不用稅賦!

那企業的想法可能就很不一樣了!

唉!離題了。

請大家思考一下,陳菊為何一直將高雄發展成觀光城市,就沒有觀光條件,還一頭熱,真的想不通!!
待過新加坡.當時是高雄可敬的對手
10多年後
一個上天堂.一個...
去年再去新加坡碼頭邊.爵士樂和大G5輪盤新賭場和迷人聖淘沙
高雄原始天賦條件都不輸新.但是...
人才回流很難.重工業污染誰都不要.招商配套優惠肯定會被檢視成官商勾結...
4年一任很快就面臨選票業績考驗.要先厚植實力或鋪表面光?
誰來做都很難.老百姓也都選現實面先出去賺夠錢再回鄉養老
磁吸效應下北部愈競爭愈要擠進去的人愈多.雖然每一個人都說身不由己
像我們這樣畢業後就由北部回高雄深耕置產的15年來很寂寞.因為在北部的機會很多.
但.現在卻很慶幸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若不是喜愛高雄很難拒絕北部或內地的!!

安妮美黛子 wrote:
待過新加坡.當時是高...(恕刪)


同感
20多年前去新馬,感覺新加坡還好,就聖淘沙,蛇廟,動物園這類的

但新加坡年年在進步,現在已經算世界級的城市了

縮小點來看,中科,南科有這樣的就業環境
路科跟高雄各工業區沒有?

好吧~~要怪就怪南部的科學園區是設在台南不是高雄吧!!
不懂為何高雄沒有觀光城市的條件?
靠山面海有湖
只是政府長期以來以重工業荼毒這片土地
造成城市面貌已滿目瘡痍

我本人長期在台北工作
這幾年回高雄的時候
都發現高雄的建設的確進步很多

目前陳菊雖然做的不夠好
但是想想
歷任市長有誰做得比她好?
好像也沒有...

我認為如要繼續發展觀光
高雄目前的瓶頸已不是大的建設
而是人文素養的提升

EX:交通
路邊違規停車,人行道被住家及商家霸佔造成行人都走到馬路上,那還觀個屁,命都快沒了.
這應該是無解,在台灣沒人敢得罪選民.或許高雄要變成一級的觀光都市只有選出一個不想連任,敢於大刀闊斧改革的市長!


eshu0329 wrote:
不懂為何高雄沒有觀光...(恕刪)


是阿!怎麼會沒條件.我認為高雄原始天賦條件非常好
高雄人要有信心.就算房價會震盪或漲多拉回
我還是本著自住心態找個符合需求和預算的地方
很多事需要時間發酵.人才外流的情況也是
前面所言有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不是企業端不出好價碼
而是許多人炒短線求職或天真以為老闆就該給保障
怨嘆只領22k或酸諷勇於冒險的人--是我常聽到的心態
或許高雄的孩子可趁大學時期到北部就學+打工訓練幾年
親自感受不同環境職場的氛圍就知道高雄人心態的差別
就像這些年去中國陸續發現硬體改變後人文也慢慢帶動了
那麼高雄人的領悟力和素養肯定更優
高雄現今是天時地利只欠人和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