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的都是南科以北,包括我自己
高雄缺的不是"有料"才能應徵到的職缺,而是普羅職缺
我往北50km找工作,就比高雄工作多了2倍多的年薪
而在這公司,我是中低收入(1000人以上)
但是看看高雄的前同事,我的收入跟副理比也不奇怪
要我找高雄同樣薪水又是周休的,我還真沒把握,因為我沒實力!!
我只能找普羅職缺,但高雄沒有很多,但我離開高雄就有
高雄哪間公司能一口氣開500個職缺,至少年薪都有50W以上?
南科,中科,竹科非常多
至於有pro能力的,說真的~他考個國營工作也不是很困難
高雄單間公司的確都有高薪工作,但缺都是不多的
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練到很有料,真有這能力也不用走私人企業了
就業市場好壞就是看中產收入的多寡
高雄就業市場走M型,正職的飲料店員工收入跟加工區上班的小工程師差不多,這算好嗎?
總結一句
類似台積電這種毛利3~4成,又肯給福利的大公司來高雄設廠,才有可能改變現狀
這個價值包刮:
- 可以立刻使用的料(技能)
- 雖不能立刻使用,但是有學習塑造的潛力,值得錄用與後續開發潛能。
高雄的薪資水準,另一方面也跟她的整體生活消費物價指數有聯帶關係。令外,產業結構與發展也與國家的政經資源分配息息相關。不要期待政府會有大格局有魄力藉由遷都來扭轉重北輕南,重西輕東的局面。
高官富賈在已經既成的舒適環境待下來了,你要他總統府行政院搬到中興新村,就已經不是技術上的問題了。那個高雄的王x平幾乎都旅居臺北市了!
至於要讓工商產業有意願往中南部發展,只靠地方政府那點鳥屎大的招商誘因是難的!
如果今天台積電要擴廠,但是有條法令是這樣說的:
- 在竹科擴廠,無稅賦優惠
- 在中科擴廠,10%稅賦優惠
- 南科,20%
- 路竹科,30%
- 屏東內埔工業區,60%
- 願意去花東... 什麼,完全不用稅賦!
那企業的想法可能就很不一樣了!
唉!離題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