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高雄房地產亂象之我見


psy_darkness wrote:
貪婪的不就是屋主自己...(恕刪)




說的好阿

我也是貪婪的

真想按 100 個 讚
當連不具專業知識的人都覺得可以透過炒房賺錢時
就代表買賣屋的利潤已經高得嚇人

ting1700 wrote:
看到這個網站很多發言...(恕刪)

好文章!
請教版大一事,文中所言:買房子的選擇就只有【中山路以東,凱旋路以西,六合路以南,一心路以北】,為何會有此論?小弟非高雄人,請版大指點!
每個人狀況不同,那是樓主習慣的生活圈,並不是適合用在每個人身上

k58132000 wrote:
板主說的沒錯, 現在...(恕刪)


我也是1.2年前開始看房子的,一樣的物件...建商可以告訴你"成本增加之類的鳥話...."一坪多開了5.6萬(三民區,請不要一直在那邊說我們只會抱怨農16啦,美術館,之類的話了,之前看鳳山,線市未合併..房仲說:我們鳳山房價本來就沒有比高雄低..)
這合理?說得過去?...一樣是消費不是嗎?消基會怎麼不出來呢?
上星期四還是五...我忘了,總之開車聽中廣時聽到我們高雄市長說"希望奢持稅不要影響高雄的經濟復甦,還說他跟好幾位房仲業討論過高雄的房價是溫和的沒有過多的炒作"-->應該是有這一段,本來要找新聞給女王看(因為他是支持者不過網路新聞只有提到前半段)

難道只有高雄的房價飆高會帶動高雄的經濟復甦?
經濟復甦不是應該是讓市民的生活更好才對嗎?
高雄房價溫和?這一年多來以15年中古屋來說開價就多了150萬以上....這叫溫和?
(我知道,你們這些ooxx的一定又要說:跟台北比起來已經怎樣怎樣...>炒房就炒房,幹嘛拿"南僑跟雞腿比")

對啦,高雄也有9萬以下的...,是有啦...高速公路正前方啦,壁癌屋啦,比國現有國宅還國宅的中古屋啦,爽了沒!

其實大家並不是在哭窮比窮,只是希望房價要正常,要合理,要公開..!

小弟是台北高雄兩頭跑!

我覺得高雄的房價中,土地的價值不算高,連造價我覺得都有點便宜!

台北的大樓,13層樓的建案,光建造成本就抓15萬/坪,大約一二樓大理石建材,三樓以上是點綴性質,全棟花崗岩建材約25萬/坪,我也想在高雄置產,我不知兩地的建築成本怎麼可以差這麼大?

北部的建商都說成本是15萬/坪,可是高雄的賣價就約略是如此,那建造成本可就落在9萬/坪~

不知有高人可以回答否?感恩~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ting1700 wrote:【希望建商多倒幾間,房仲也多倒幾間,年輕人可以務實一點,不要參與買空賣空的金錢遊戲,可以踏實一點賺錢住負擔的起的房子。】


受益良多

rogerkuo2001.tw wrote:
小弟是台北高雄兩頭跑...(恕刪)



1. 高雄建材真的用到那麼好的不是那麼普遍 (非每個建案都是大理石建材, 全棟花崗岩)

2. 獎勵容積, 設計圖"創造"空間等創意的使用 也還蠻普遍的, 結果造成設計的質感/空間的規劃 無法拉高售價 (即使建商希望開高價, 但無法吸引相對願意花高價的人口. 不少好地點的房子就這樣浪費了)

3. 有錢人有不少, 但許多大樓的設計無法讓人有物有所值的感覺, 所以轉而改向設計較好的透天別墅 (高雄空地多, 幅員不廣, 但人口更少...大家可以容忍的交通時間換算出來的腹地頗大. 不像台北到處都是人)
透天要更改成合適的樣子也較有機會.


事實上有一些較精緻的大樓價格都很穩定 (大都不是大建商), 釋出少, 承接力道高.
這些房子都在 20w+ 有穩定的支撐.


簡單說就是, 高雄選擇多, 大家要有屋住容易, 所以不大會隨建商/投資客起舞. 除非真的是好房子.
市場也都會還給它相對的公道價格.

不過首次購屋族(不論有沒有錢) 倒是比較比較有可能會買到偏高的價格 (大坪數或小坪數都有, 與總價無關). 這時候只好說自住沒差了.
mingluen wrote:
1. 高雄建材真的用...(恕刪)

贊同啦!
高雄一坪10~15w新屋
沒辦法用高級石材啦
南北差異在購屋者經濟背景不同
我住高雄

跟版主有相同的看法

某些建案真是凱的無話可說

只覺得這種三級跳的買盤在哪

大家加油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