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g1700 wrote:看到這個網站很多發言...(恕刪) 好文章!請教版大一事,文中所言:買房子的選擇就只有【中山路以東,凱旋路以西,六合路以南,一心路以北】,為何會有此論?小弟非高雄人,請版大指點!
k58132000 wrote:板主說的沒錯, 現在...(恕刪) 我也是1.2年前開始看房子的,一樣的物件...建商可以告訴你"成本增加之類的鳥話...."一坪多開了5.6萬(三民區,請不要一直在那邊說我們只會抱怨農16啦,美術館,之類的話了,之前看鳳山,線市未合併..房仲說:我們鳳山房價本來就沒有比高雄低..)這合理?說得過去?...一樣是消費不是嗎?消基會怎麼不出來呢?上星期四還是五...我忘了,總之開車聽中廣時聽到我們高雄市長說"希望奢持稅不要影響高雄的經濟復甦,還說他跟好幾位房仲業討論過高雄的房價是溫和的沒有過多的炒作"-->應該是有這一段,本來要找新聞給女王看(因為他是支持者不過網路新聞只有提到前半段)難道只有高雄的房價飆高會帶動高雄的經濟復甦?經濟復甦不是應該是讓市民的生活更好才對嗎?高雄房價溫和?這一年多來以15年中古屋來說開價就多了150萬以上....這叫溫和?(我知道,你們這些ooxx的一定又要說:跟台北比起來已經怎樣怎樣...>炒房就炒房,幹嘛拿"南僑跟雞腿比")對啦,高雄也有9萬以下的...,是有啦...高速公路正前方啦,壁癌屋啦,比國現有國宅還國宅的中古屋啦,爽了沒!其實大家並不是在哭窮比窮,只是希望房價要正常,要合理,要公開..!
小弟是台北高雄兩頭跑!我覺得高雄的房價中,土地的價值不算高,連造價我覺得都有點便宜!台北的大樓,13層樓的建案,光建造成本就抓15萬/坪,大約一二樓大理石建材,三樓以上是點綴性質,全棟花崗岩建材約25萬/坪,我也想在高雄置產,我不知兩地的建築成本怎麼可以差這麼大?北部的建商都說成本是15萬/坪,可是高雄的賣價就約略是如此,那建造成本可就落在9萬/坪~不知有高人可以回答否?感恩~
rogerkuo2001.tw wrote:小弟是台北高雄兩頭跑...(恕刪) 1. 高雄建材真的用到那麼好的不是那麼普遍 (非每個建案都是大理石建材, 全棟花崗岩)2. 獎勵容積, 設計圖"創造"空間等創意的使用 也還蠻普遍的, 結果造成設計的質感/空間的規劃 無法拉高售價 (即使建商希望開高價, 但無法吸引相對願意花高價的人口. 不少好地點的房子就這樣浪費了)3. 有錢人有不少, 但許多大樓的設計無法讓人有物有所值的感覺, 所以轉而改向設計較好的透天別墅 (高雄空地多, 幅員不廣, 但人口更少...大家可以容忍的交通時間換算出來的腹地頗大. 不像台北到處都是人)透天要更改成合適的樣子也較有機會.事實上有一些較精緻的大樓價格都很穩定 (大都不是大建商), 釋出少, 承接力道高.這些房子都在 20w+ 有穩定的支撐.簡單說就是, 高雄選擇多, 大家要有屋住容易, 所以不大會隨建商/投資客起舞. 除非真的是好房子.市場也都會還給它相對的公道價格.不過首次購屋族(不論有沒有錢) 倒是比較比較有可能會買到偏高的價格 (大坪數或小坪數都有, 與總價無關). 這時候只好說自住沒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