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7/20了,典寶溪D區滯洪池目前的進度有延誤嗎?相關進度為何?
昨天(7/19)岡山下暴雨淹水了,很擔心!
摘錄4/27新聞指出:
高市府水利局表示:D區滯洪池分四期開發,目前正在施作第一期,滯洪面積10公頃,蓄洪水量25萬噸,預訂七月中旬便可完工,可於今年汛期啟用滯洪
全文如下:
典寶溪D區滯洪池進度超前
2019-04-27 ╱民眾日報 ╱第B09版 ╱高雄要聞
【本報記者宋正忠高雄報導】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日前特地安排考察位於橋頭區之典寶溪D區滯洪池第一期工程,由立委邱志偉負責主持會議,經濟部水利署及高雄市政府水利局負責簡報。該工程自去(107)年3月31日開工,預定今年7月中旬完工,實際進度已65%,比預定進度超前了13%,如期完工的可能性,顯得相當樂觀,北高雄的防洪治水效率又往前推進了一步,會中,高雄市議員高閔琳也前往關心。
自2010年凡那比颱風在高雄市大岡山地區創下單日800多毫米雨量後,邱志偉協助高市府?力推動以分區設置滯洪池方式收集洪水,以改善岡山、橋頭、梓官、彌陀等地區水患問題。去年823熱帶低氣壓豪雨,雨量雖高達850豪米,但水患範圍明顯比先前減少許多,水位的消退也遠比往年快速許多,可見滯洪池必須繼續推動,以使居民徹底揮別水患。
典寶溪發源於燕巢烏山頂,排水集水區北起阿公店溪流域、南至後勁溪排水集水區,由援中港附近注入台灣海峽,全長大約三十二公里,集水區面積約一百零六平方公里,現已完成A、B兩座,蓄水量分別為43萬噸及105萬噸。位於高雄市橋頭區的典寶溪D區滯洪池,緊鄰於典寶溪主幹線旁,佔地42公頃,預計可提供滯洪量約105萬噸,完成後可與A、B區滯洪池聯合滯洪。
高市府水利局表示:D區滯洪池分四期開發,目前正在施作第一期,滯洪面積10公頃,蓄洪水量25萬噸,預訂七月中旬便可完工,可於今年汛期啟用滯洪。邱志偉特別感謝中央全額補助工程經費8,700萬元,本期工程一旦完成,可使典寶溪排水最高水位跡線,至少降低47公分,直接改善橋頭區芋寮裡和梓官區中崙裡的淹水問題。本期工程在溢流堤上方會構築橋樑供鄉親來往散步,未來的景觀會是有水、有草地、有樹蔭的優美生活環境。
如果去年有清,為何今年還能清出這麼多淤泥??
神農路變神農溪
內文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高雄市烏雲籠罩,不少地區下起大雨和毫雨,鳥松區澄清湖附近的神農路,這裡每下雨就淹水,最深到大腿以上,不少車輛熄火,傷透腦筋,中午過後,雨勢陸續變小了,但積水還是不退,疑似就是6月初豪雨帶來雜物,淤塞人孔引起的。
大車一開過去,黃澄澄泥水就像海浪打過來,大雨狂下,馬路成了河道,水深半個輪胎高,就像路上行舟。這條是高雄鳥松區的神農路,當地居民說,只要下雨一定淹水,被戲稱為神農溪。
想走進附近工廠,民眾下半身幾乎泡在水中,走起路來東搖西晃,完全看不出來腳下道路原本的模樣,實在很驚險。
馬路上也淹到很可怕,低窪的地方直接淹到排氣管,不少騎士上班途中遭殃,車子熄火傷腦筋,怎麼都發不動,上班時間遇大雨,很多用路人都塞在路上。
高雄市副市長楊明州中午來視察,可以看到雨勢減緩了,但看看附近道路,水卻怎麼樣也無法退,問題究竟出在哪?
市府研判可能是在6月初豪雨期間,帶來的雜物或樹葉、斷枝,淤塞了人孔導致排水困難。雨勢來的又快又急,鳥松區馬路和附近工廠淹成一片,也讓住在這裡的居民實在是苦不堪言。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