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s701010 wrote:
大樓總價近1500⋯...(恕刪)
1500w的話,連新興區都買的到中古透天
其實高雄透天中古屋不貴
我朋友買泉州街1060w(民國100年地22坪)
再加600w整建加電梯..
上個月完己經完工了聴他說說建的不錯
不過我還沒有空去看,

leehuihua wrote:
太普小坪數2樓也賣了...(恕刪)
真正影響台灣的是中國的QE(美國QE的資金根本沒有進到台灣的不動產),中國從去年底開始緊縮資金,之后每半年發生一次錢慌,12/19中國又發生錢慌,中國銀行台北分行調年息至4%,明年開始中國企業可以來台灣籌資發行寶島債,相信台灣很多銀行的理專開始在推人民幣存款及產品;
中國已經QE緊縮一年了(照理說台灣今年的房地產應該要明顯下跌10%甚至更多才合理,我也不懂為何沒有下跌??),中國明年繼續緊縮資金,但中國對台灣資金的虹吸效應更大,2014年的房市如果漲不太上去的話,那就一定要明顯下跌,如果房價維持平盤的話,那表示房價要跌的幅度就有限,跟空軍的預期下跌30%或跌到只剩30%的盼望會有很大的落差;
不管如何,還是會跌的,耐心等後;

leehuihua wrote:
謝謝hunk大大資訊...(恕刪)
因為我看過數十個新建案了,
一年多前常聽到代銷說賣多好多好,
當時我都不以為然,笑笑得離開。
後來發現喜歡的建案一一完銷後,
才驚覺需求大過於供給,
但不可諱言的是,目前呈現量縮狀態。
如果單純以自住來說,
我喜歡太普的位置、品牌、建材、格局和簡單的公設規劃。
如果以投資來說,
短期內(1年)應該只是微幅小漲,
頂多cover一些購屋成本支出(如稅金、家電等等。)
2~3年內如果要脫手賺價差是個好時機。
巨蛋商圈固然熱鬧保值,但車多人雜,屬於投資區域。
個人覺得生態園區站是最好的居住位置,
而太普上新光是太普建案中,
離三鐵共構站最近的,
而且鬧中取靜,三角窗位置,
旁邊有雙公園,將來新光三越那邊還有香榭大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