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高雄建商到底在狂蓋什麼意思的?


lvin0128 wrote:
從北高到南高,包含外...(恕刪)


高雄正在起飛可不是喊假的


順流 wrote:
高雄正在起飛可不是喊...(恕刪)


政府投資那麼多錢在高雄市
確實對房價有一定支撐
因為是實質建設
而非只是做夢題材

今天的新聞提到:

台灣央行今(26)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但央行總裁彭淮南罕見在記者會後提醒,「房貸借款人宜留意未來利率變動的風險」,更強調美國QE政策勢必退場,暗示央行可能將有升息的動作。
央行今日仍維持重貼現率1.8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2.25%,短期融通利率4.125%,連9季利率不變,但表示會持續密切注意國內外經濟金融動向「適時調整貨幣政策」,且彭淮南「特別」提醒消費者以及銀行要進行「風險控管」,此舉已引發可能將要升息的揣測。
央行罕見在理監事會後新聞稿中指出,今年以來,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同時,在央行持續執行不動產授信針對性審慎措施之下,銀行對相關風險的控管,已見成效,未來將持續關注銀行房貸風險的控管情形;另,由於房貸支出占家庭所得比率逾30%,借款人宜留意未來利率變動的風險。
彭淮南解釋,央行有責任提醒社會大眾和銀行有利率風險和價格風險,雖然不是說利率一定會走高,但利率並非永遠固定不變,「自己一定要考量未來的償債能力」,等同暗示利率調升恐對房市造成衝擊。
彭淮南說,不希望哪一天台灣也出現房貸風暴,因此要提醒大眾防患未然,也間接暗示台灣有出現房貸風暴的可能性。

sphenoidarthur wrote:
政府投資那麼多錢在高...(恕刪)

不只政府吧,
義大集團跟夢時代也要砸大錢了不是嗎?

sphenoidarthur wrote:
政府投資那麼多錢在高...(恕刪)


錢是砸了很多..
就業環境不佳.人口外移的問題似乎也沒啥改變
感覺就是政府再做球給建商打...


央行總裁也暗示利率對房價的影響了
不要輕忽"利率"的重要性
資金退潮時
各國勢必會爭相升息
來留住資金潮
但"利率的預測"是個難題

或許買房時想一想"供需原則"
週遭土地供給是否過量
像這一波大高雄地區的房價上漲
很多非市區並無重大建設支撐
週遭空地存量眾多的地區
還是不碰為妙
因為逃命波來時
這些區域一定跌的更深
有些地區雖然房價貴
其實是有其支撐的理由
蔡天贊會高價去搶地
雖有人認為是為其土地"造市"
但確實是拿出真金白銀
必定有其理由
只不過剛好達到"造市"的附加價值
雖然有些建商的作為不是那麼令人苟同
但也不得不佩服其前瞻的眼光及膽識
這次京城不配息
被投資人賣翻了
但也看得出為"升息"的可能性預做準備
畢竟"屯地屯房"是需要成本及利息的
sphenoidarthur wrote:
央行總裁也暗示利率對...(恕刪)


利率上升是緩步的.
相較於二十年前的房地產斷頭崩盤時的利率~不可能一次到位.
差個一兩碼,漲價補過去還有找.
但是如果一直往上就很難講了.

現在看來還早.
除非出現房地產價格異常狂飆上揚.
我的解讀是"拉尾盤".
那個異常狂飆上揚的價格不是給我們看的~是給銀行看的.
穩定成長的價格是要賺自購者的錢,狂飆的價格是為了能用人頭跟銀行多貸點.
可以在下跌前脫身,脫身前卻照樣獲利,甚至賺更多.
反正斷頭的爛攤子給銀行跟政府去收拾就好了.
然後繳3期,等兩三年法拍.
兩三年後萬箭齊發,自購者是最後發現已經崩盤的人,而投資客早已轉戰多時.

離那一步還早吧.
從利率上揚到某階段>到投資客脫身>到銀行雨天收傘更多人買不起>到法拍多滯銷多的大崩盤.
少則五六年,多則更久,甚至中間又遇到甚麼情況轉變導致那現象不發生.

建商敢蓋就不會賠.
頂多聽到倒掉的建設公司,卻沒因建設公司倒掉就悽慘落魄的老闆.
反正賺是自己賺,賠讓銀行賠讓國家賠.

今天看到電視上秀出的數字.購屋與年收入的比數.
高雄是7.2年,台南是5.5年.
個人認為台南的補漲空間比較大.
台南還有南科可指望也才5.5.
高雄指望啥?
高雄都一些小題材就漲了.
甚麼公園啦,甚麼綠帶啦...過幾年鐵路地下化完成也照樣會帶動原鐵路兩邊的.
都這些小題材有甚麼好指望的,又不會帶來大量就業機會或活絡經濟.
還好高雄7.2的比數還遠低於雙北.


sphenoidarthur wrote:
擺脫上升趨勢的斜率 斜率往上俯衝(最後瘋狂期)(第五波)(恕刪)


我會說拉尾盤,其實沒甚麼理論依據.
只是20年前那次,當時我有注意到有此一現象.
當年我二十四五歲.剛出社會.
才想說這樣狂飆,再不買就今生無望了,誰知道忽然重摔~反而不敢買.
過很久很久我才悟出,拉尾盤原來是要脫手給銀行.

現在離那,還有一段距離.
甚至可能因太多背景因素不同而不會發生.
yu0556 wrote:
利率上升是緩步的.相...(恕刪)


我認為的趨勢跟大大題到的房價趨勢有點類似
轉載一下我在9/22 po的一篇文章如下

現在的情況類似在市區的房價漲幅到某個程度後
輪到非市區補漲(ex:楠梓)
等非市區的補漲到某個程度
又支撐著市區的價格
會不會"見頂"很難說
但理論上見頂應該房價趨勢會出現以下情況
擺脫上升趨勢的斜率 斜率往上俯衝(最後瘋狂期)(第五波)
才有泡沫化重跌的可能性
以目前漲勢 已克服這十年的套牢賣壓價格
所以說大家已有"財富效應"
理論上要回跌 應該也不深

PS:我可沒建議大家目前去買房喔
不要誤會....
1.利率大幅上漲,死的一定是自住客和中小企業
所以利率要漲一定是緩漲,不可能一定到位
然後就算調個1%,對投資客來說,他們通常只付利息,利用寬限期根本影響有限
對長期置產客更是沒啥影響。

2.高雄市都沒錢還舉債建設
萬一都沒建設你才要擔心,有建設就能吸引產商和財團進駐,政府也能增加稅收或是土地重劃後得利
那些變成精華區的土地再來賣給建商或是地上權出租,隨便也是200.300億不知道可以養高捷幾年了

3.人口外移,產業結構無增加太大就業機會
這點我是覺得高雄市政府現在想發展服務業和觀光業,而逐漸把石化業或重工業趕出高雄這點
仍然有質疑,畢竟這些產業所帶來的工作機會和薪資都是比服務業高的
就看新灣區的發展和鴻海高雄軟體園區能不能發展起來吧!

總結:
目前高雄市重大建設很多,除了快完工的衛武營
還有輕軌1期、亞洲新灣區、高軟廠商開始進駐、義大亞洲廣場、大樂百億計畫、鐵路地下化等實在太多了
建商可以炒作的題材太多了,房價豈能不漲,但是要買房子還是得考慮清楚。
最後還是要以空軍身分說一聲,房市10月就要崩了,居住正義即將來臨了啦!

王伊恩 wrote:
1.利率大幅上漲,死...(恕刪)

這位大哥,你這也太假了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