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亞洲新灣區 ~ 真是樹大招風呀 !


EVAAIR2012 wrote:
停車場土地是京城建設...(恕刪)

京城建設大概要等北高雄的推案都賣得差不多才會開始動新灣區的土地,一心路也是有京城的土地,京城在新灣區範圍內持有的土地應該都是在等更完美的時機要推案
hanwen28 wrote:
一心路也是有京城的土地,京城在新灣區範圍內持有的土地應該都是在等更完美的時機要推案

一心路文橫路林森路口那一大塊停車場嗎?

那裡如果推案不知道一坪要賣多少? 地點還不錯
個人認為 ,美術館區及農十六, 雖然公共建設不如新彎曲,

但周邊建物大都是十年以內建築,

尤其博愛路一路走下來 ,全都是新市容 ,整個的看起來就是賞心悅目;

至於新彎區雖然公共建設一大堆, 但周邊附近都是老舊建築,

只新灣區一枝獨秀而已 ,一出新灣區 ,整個的就是老舊的市容,

以整體的感覺來說 ,個人還是偏好農十六美術館區.
太對了, 高見 ^_*

tomyuse wrote:
我從三民區搬到新灣區...(恕刪)
哈哈! 太可愛了^_*
EVAAIR2012 wrote:
流行音樂中心預計年底...(恕刪)
Sorry, 第一次留言, 寫錯答錯地方了,.
小鼻子小眼睛的話只會停滯看看不遠

高雄需要新灣區,才會有無限可能。
餅做大了能容納更多,才能讓高雄有特有的價值定位。

都市本來應該有功能性規畫的全面建設

高雄能夠有好的公共建設

是全高雄市民之福

立足點再高一點

台灣有101大樓,帶外國朋友去參觀也是很開心的事

去國外旅遊能看到很多規麗宏偉的建設,也是高興的事

(總不能在心裡直低估:為何蓋在法國?而不是北(南)高)

在小小的高雄"惡意"的去分北高、南高的建設多寡,實在沒甚麼意義

若在我們有生之年中全世界只有北高(或南高)有建設

有啥好開心的???????
cjames wrote:
都市本來應該有功能性...(恕刪)


意思是.....高雄沒多大

以遠點角度來看 "北高" 跟 "南高" 根本就是 "唇亡齒寒" 的關係!



ccforyou wrote:
意思是.....高雄沒多大

以遠點角度來看 "北高" 跟 "南高" 根本就是 "唇亡齒寒" 的關係!



嗯!

用嚴肅一點的成語"唇亡齒寒"來形容,可能稍稍嚴重一點了

我想表達的重點是

1.同一個城市中(若區域面積沒有非常大的話),基於節省金費的角度,各項建設本應該分部在不同區域
而盡量避免重複相同的建設蓋在各個區域

2.配合每個區域的特性規劃區域建設特性(如文教區、商業區、住商混合區、藝文區.....)
也是一般城市規畫中的通用方式

3.所以只要交通不是很不便利,或是需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才能抵達,高雄市能刻意分散在各地區有很好的
規劃與建設,當然是應該的,也會是全體市民所樂見的。

4.少了任何一項建設都可能使高雄市少了一些功能性的便利而有所不足,所以若真的使用"唇亡齒寒"來形
容,或許也應該可以突顯各區域均衡發展中相互依存的關係吧!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