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zone1107 wrote:
根據某位在公家機關上班的朋友表示...(恕刪)
01推廣正名活動...謝謝
permedia999 wrote:
樓主的想法好天真
1. 10%的獲利比喻, 對啊我也曾經股票投資獲利30%上下,結果5年結算,全部都虧本,血本無歸
真的有10%的穩定獲利,銀行還需要打電話拼命要別人貸款嗎?,排隊貸款的人可能比要去
跨年舞台前的人還多
2. 50嵐的比喻,不倫不類,你不能單純只做利潤-成本的毛利損益分析,概念還差很遠喔
3. 供需的比喻或許有點合理,但你也只能消極等待,無法煽動別人跟你一樣消費行為。
你老婆要多等5年還是10年,再嫁給你?擁有房子的人才算人生真的進階了,同儕之間看有房跟
無房,你會羨慕對方好幸福。還是你會嘲笑對方笨死了。 這就很明顯了~
....(恕刪)
sinzone1107 wrote:
如果你有在做投資理財,而且有好好下功夫,不是道聽塗說,隨著那些股市分析師亂報亂買的話,你會發現10%不難,如果你沒有在理財,且消極的處理你的資產(例如丟在年利率不到1%的活期存款帳戶),就會覺得10%很誇張。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杯五十嵐材料成本3元,加上人事、店租、水電費等費用,總共成本姑且算15元好了,賣20元,賺5元,投資報酬率就有33.33%。
投資方法有很多,看你如何下功夫,不要被那些失敗的例子嚇到把錢放床底下了。...(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