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b69 wrote:因為阿, 很多高雄人...(恕刪) ..............................我很好奇 你去哪裡為什麼我高雄人 我家每次開車出去 都是沒位置?我家都要停到私人收費停車場!!還有高雄立體停車場!!!
masaei99 wrote:你才是讓人不知所云既...(恕刪) 這位仁兄....你到底是要討論大眾運輸還是要討論BRT?大眾運輸主要分為MRT(鐵路捷運)LRT(輕軌捷運)BRT(公車捷運)BRT不叫公車但也不叫捷運,它叫做公車捷運!全世界大概只有你會想把它拆開來解釋...我真是服了你!!你一直在講BRT,然後要人家不要都只看公車要看捷運?見鬼了....那你幹嘛一直把話題圍繞在BRT上面?要討論捷運你就講MRT就好了阿...硬要講BRT又要別人不要只看公車這東西那你到底要怎樣??????難不成你今天去買飲料你會跟店員說我要一杯珍珠奶茶不要加珍珠嗎?如果你是要討論捷運的話麻煩請你討論MRT這才是你要的!如果你要討論BRT的話,那公車這東西永遠都會跟著它!除非你有辦法改變BRT的定義!!!!!拿最爛的來當代表?那請問你一個完整的BRT系統在你眼中卻是個白癡的系統而你自認為最好的BRT系統反而是你自己口中的半調子系統那.........你到底要怎樣的BRT?亦或是你其實也搞不懂BRT到底是啥?喔....對了,你不是說BRT的運具並不是只有公車嗎?那請問BRT還有何種運具?麻煩這位先進你回答一下吧!!
FLY224 wrote:這位仁兄....你到...(恕刪) 實在夠耗待的高雄目前規劃的路網有MRT+LRT+BRT+台鐵加上勢必大改的原本市公車我個人喜歡BRT在於省錢、快捷、建置方便、市容加分...你只要提你的個人取向來討論看看說得有理我搞不好被你說服勒不要零選項,只有槌高雷~~~
高捷應該是收到非常多市民的意見大概不外乎是1.沒經過我家2.到捷運站太遠3.機車停車位少4.轉搭公車要等一陣子5.以上綜合,不如還是騎車高雄先天的問題是因為1.天氣好,不常下雨2.習慣機車的人口3.捷運票價(這可先擱置)4.路大條,騎車不會很擠而市公車的問題在於1.班距時間長2.行車時間不穩定3.等車處,天氣好會太熱4.舒適度欠佳(跟路面品質也有關係)在高雄要使機車族群轉入大眾運輸,勢必以上問題要有處理!!1準時發車跟到站:一定要有專用路權,不管是軌道還是號制控管但是號制控管不大可能,五分鐘一班車就要經過,個人覺得難度過高專用道呢?我小小的認為是可行的,高雄路大條不是大假的...(畢竟台北都可以)2.天氣太熱:如果有專用道,那要有遮蔭的雨棚,甚至我認為可以做透明的候車亭,內有空調3.載具要用什麼:電車或是公車得看路線是什麼,當然公車會比較划算...雙層或是兩節車幻想一下自己想要的方式是:專用道大條路走平面,雙向在同一邊,小條路變身高架,上下一層若是路更小條,平面留給一般車,二三層給專用道使用候車處再怎樣一定要有遮蔭,最好是獨立空間,進候車處就要感應(同捷運),車到就是直接上車,不在車上做感應以省時間,若是餘額不足,可在站內插入卡片,投入金額補值既然走高架,我認為不需要走軌道,就用公車,不然跟捷運有何兩樣高架部份未必要用混凝土,鋼構即可,隔音問題應該不是難事
slashliu wrote:我覺得, 高捷..不過是高雄的一條昂貴的裝飾品..像政治正確的感覺一樣, 我這樣說一定會被罵, 但我真的覺得..高雄...還不需要捷運.. 你和你家人去高雄時都沒使用過捷運再來說吧,高雄人使用捷運的人口是有逐步上升的,人家用的高興就好
kevincly wrote:你和你家人去高...(恕刪) 有多少人不增捷運是因為路網不全??一年賠個二~三十億是我們納稅的錢吧~~要是增加高雄的路網..一個月要賠多少??>>陳菊答覆表示,市府動用空污基金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對於提升捷運運量有限,根本解決之道在於中央必須支持高雄的大眾運輸工具,讓捷運延伸線盡快動工,增加高雄捷運的路網,否則虧損會越來越嚴重。>>高雄捷運小檔案 路線:紅、橘2線 列車:3節車廂 車站:38站(地下28個、地面2個、高架8個) 長度:總長42.7公里(紅線28.3公里、橘線14.4公里) 經費:1813.79億元(政府出資1508.89億元、民間出資304.9億元) 運量:營運前預估今年單日運量29萬人次(20萬人次可損益平衡),實際運量每日13萬人次 虧損:目前總虧損57億元(未計算市府撥入平準基金9億元),扣除平準基金後,預估今年第一季虧損將逾資本100億的一半 資料來源:高雄捷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