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高雄捷運11月運量

uyf15 wrote:
耐心的看完先前的爬文...(恕刪)


沒想到在高雄版上還會遇到內湖同鄉
我在來分析一下工程經費嘍!工程經費是不含用地取得的費用的

引用的資料來自: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工程總結報告

新店線工程總報告:

1. 主線長約10.5公里、支線長約1.5公里,每公里造價48億。

2.總工程預算576億元。

3.工期77.10~87.12月,共計約10年

板橋線及土城線工程總報告:

1. 主線長約7.1 公里,每公里造價63.9億。

2.總工程預算454億元。

3.工期80.11~95.5月,共計約15年。




kkmobil01 wrote:
很久沒看你出來說笑話了
果然一出場就是不一樣
按你的邏輯算法(興建經費4400億 / 每日130萬人 / 票價60元 / 365天)去算
1800億/每日12萬人/票價60元/365天
不算營運維修成本,人事開銷,利息
光是打平興建經費1800億就要花68年半~~~
好啦,高雄人都是有錢人不像台北人比較窮,出手比較闊,票價算120元好了
也要34.7年打平興建經費1800億
就算人人都是家中有一塊,一出手就把坐捷運當看電影都是票價240元
也要17.123年

但我真的蠻好奇的,你這神奇邏輯是如何幻化出來的
是不是阿凡達看太多次了呀



你也不惶多讓啦...一出場就是五四三沒有建設性的亂酸而已.

就算打平興建經費要68.5年...不行嗎?
代表這68.5年內,高雄人有12萬人次/日 乘坐大眾捷運系統.相對於騎機車或開車,為了這地球減少了非常多碳排量.
重要節日運用捷運的人更是多,難道一個月搭一次捷運的人就不配擁有捷運嗎?
就算要68.5年後才能夠將興建成本攤提完畢,這又如何?如何?難道高雄人就不配擁有一條現代化的交通系統嗎?
虧你還說是自己是高雄人勒...使用率是有多低..捷運站週遭1Km內居民使用率很高.是因為目前接駁車還沒有很健全,讓距離捷運站1Km外的居民要搭乘捷運較不方便..未來改進後,運量是會慢慢增加的.

搞不懂你的神奇邏輯在想啥?
公共建設的興建費用有哪個國家會一直想要從人民口袋裡將錢挖回來的阿.
未來政府接手高捷,營運費用也是秉持著能回收多少就加減回收.其他就算是補貼大眾運輸工具的費用.
如果政府的建設都是以不虧錢為考量,那幹麻蓋世運場館阿..使用率更是它爸媽姐弟的低好不好.
保證虧錢的建設,光是每年維護費用就不少了.
但這就是國家建設啦...說了你也不懂啦!

chinyihli wrote:
你也不惶多讓啦......(恕刪)


捷運減碳???? 不要胡說, 再貼一次, 碳足跡/公里:
汽車(0.22 kg) > 公車 (0.08kg) > 捷運 (0.07kg) > 機車 (0.055 kg), 捷運
若是吸引機車族, 那是反節能減碳的. 若要減碳, 用這1800億補貼所有高雄市民
一台摩托車(可能還有剩), 那才是真的節能減碳. 吸引的若是公車族也僅稍微好一點點,而捷運
的這個數字還是用人次多的北捷來除, 高捷攤的人數少, 數字可能會比0.07高. 不要
沒有數據隨口亂講.

政府建設, 老話一句, 有錢一切好辦, 沒錢全部免談. 政府負債十幾兆, 年年赤字幾千億,
各級地方政府幾乎全數負債累累, 沒有中央奧援隨時準備破產. 這種赤字情況就是告訴我們,
昨日的浪費, 就是今天的負擔, 現在的浪費, 就是犧牲明天的遠見.
rick_xbox wrote:
真是好笑耶,可惜的是高雄市民不領情啊,高雄已經蓋了完整2條(紅線+橘線)捷運,等同於台北捷運(淡水線+板南線)
結果使用率這樣低,高雄捷運1天連最低的45萬人次及格的數字都達不到,12萬跟45萬簡直是天差地別,
就算是台北捷運真的虧損,台北市民生活已經跟捷運結合,台北捷運已經完全達到了真正的運輸功能,
數字會說話,不用我來唱衰,是不是高雄市民的素質跟不上高雄的發展呢?

還在說捷運花多少錢咧,台北和高雄的地價一樣嗎? 土地徵收費用會一樣嗎?
台北和高雄吃一碗麵和一個便當價錢會一樣嗎?


你怎麼知道高雄人不領情啦!有在使用高捷的高雄人,大家都麻覺得比以前等公車,等火車方便多了.
沒有使用的的高雄人有些只是不常用而已.因為捷運站離家太遠,也離公司太遠.接駁系統還沒完全建立起來.

高捷搭乘人數不及格又如何呢?蓋之前就知道初期搭乘人數不會太多了阿..
因為搭配的公車接駁網還未形成...這是預期中的事.
但決定要蓋是對的,一天運載了12萬人次的人潮...減少了多少交通事故,減少多少碳排..
等高捷接駁網路四通八達又方便的時候,高雄人不像微軟的電視遊樂器那台360那麼白癡..
會有更多人搭高捷的...你以為多少高雄人喜歡騎車吸廢氣阿...捷運車廂有冷氣還可以打個盹多好.
說這些你懂嗎?I don't think so. 你又不是高雄人.你根本就不知道我們高雄人在想啥.

再說高雄市民的素質,世運的很多外國選手都麻"額樂嘎搭計".友善又熱情..
高雄的發展是慢台北很多,非常多,但高雄人的素質卻不輸台北人的.

再說到你提的地價問題...
請問北捷是徵收多少在地底下跑的捷運土地了呢?除了淡水,木柵線..
又有多少捷運站是徵收土地蓋的,而不是在馬路上的呢?
當然不是說完全沒有徵收土地啦,但跟建設費用相比,有多少阿?

我是不知道高雄一碗麵均價跟台北的均價差多少啦!因為兩地都有便宜跟貴的.
我只記得以前北捷剛要通車的新聞,北捷的垃圾桶造價被說成像是用黃金包覆的一樣貴.
相比之下,高捷的垃圾桶是用白銀包覆的...便宜多囉...至少沒被當成'潘阿'

marcus200115 wrote:
捷運減碳???? 不要胡說, 再貼一次, 碳足跡/公里:
汽車(0.22 kg) > 公車 (0.08kg) > 捷運 (0.07kg) > 機車 (0.055 kg), 捷運
若是吸引機車族, 那是反節能減碳的. 若要減碳, 用這1800億補貼所有高雄市民
一台摩托車(可能還有剩), 那才是真的節能減碳. 吸引的若是公車族也僅稍微好一點點,而捷運
的這個數字還是用人次多的北捷來除, 高捷攤的人數少, 數字可能會比0.07高. 不要
沒有數據隨口亂講.

政府建設, 老話一句, 有錢一切好辦, 沒錢全部免談. 政府負債十幾兆, 年年赤字幾千億,
各級地方政府幾乎全數負債累累, 沒有中央奧援隨時準備破產. 這種赤字情況就是告訴我們,
昨日的浪費, 就是今天的負擔, 現在的浪費, 就是犧牲明天的遠見(恕刪)


你這數字從哪來的???
我給你個網站.
http://www.epb.tpc.gov.tw/_file/1150/SG/31452/D.html
台北縣政府環保局-碳足跡計算器.
裡面很清楚,機車每公里碳足跡是0.0605公斤.
而捷運是每"次"平均0.1631公斤.

這表示只要你機車騎超過 0.1631/0.0605 = 2.67公里..排放的碳就比捷運高...
你覺得大家騎車上下班上下課或者去逛街騎的距離都小於2.67公里嗎?
chinyihli wrote:
你這數字從哪來的??...(恕刪)


請Google"你不能不知的真相". 我早就知道用"次"沒辦法比(這資料我早看過了), 所以才去找"公里"來算,
真是後知後覺.另外照你的說法, 你以為搭捷運的不再搭公車喔(那前面講的什麼要開拓公車轉乘都是鬼扯,大家
捷運完都是步輪, 搞什麼公車網???)? 不用叫人騎機車來載喔? 那不是排碳更多?我沒這樣算你還這樣算,
是怕捷運排得碳不夠多是吧??
想不到已經可以討論到碳足跡了...

順便也把哥本哈根會議拿出來討論一下好了...XD

別太輕易相信碳足跡數據啦 參考用就好 別太認真

這些日子搞碳足跡系統搞到快瘋了 想不到上房市版還可以看到這字眼
marcus200115 wrote:
請Google"你不能不知的真相". 我早就知道用"次"沒辦法比(這資料我早看過了), 所以才去找"公里"來算,
真是後知後覺.另外照你的說法, 你以為搭捷運的不再搭公車喔(那前面講的什麼要開拓公車轉乘都是鬼扯,大家
捷運完都是步輪, 搞什麼公車網???)? 不用叫人騎機車來載喔? 那不是排碳更多?我沒這樣算你還這樣算,
是怕捷運排得碳不過多是吧??


我是不知道這篇"你不能不知的真相"是誰寫的啦.(台灣人or大陸人or...)也沒寫作者是哪裡人.

我倒是比較相信環保署「全民二氧化碳減量資訊站」提供使用捷運的計算方式,網站依據每年台北捷運整體消耗能源數字算出產生二氧化碳總量,再除上整年搭乘人次,計算出來您每搭乘一次捷運,要分攤0.1631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如果你覺得這些人次如果全部騎機車,而且平均目的地少於2.67公里來推翻我講的搭捷運比較減碳的說法.那我沒話說了,不過2.67km這麼近...騎單車也不錯...慢慢騎時速10km,也不過16分鐘就到了.

至於轉乘公車,當然都是短程居多.
假設目的地10km來看,前後1km是轉乘公車.
那就是碳排: 0.08X2 = 0.16 再加上依次捷運0.163 = 0.323公斤
而騎機車就是:0.055X10= 0.55公斤.

當目的地超過 0.323/0.055 = 5.88km 時,碳排約等餘 搭一趟捷運外加2km的公車接駁.

但你也忽略一點,騎機車就是從出發點到目的地.沒有人先牽1km在騎3km在牽1km的吧.
而搭捷運有可能是 走路-->捷運-->公車1km.或者是 走路-->捷運-->走路.或者公車1km-->捷運-->公車1km.
有部分機率是公車里程更短更省碳..

你以捷運一次搭乘10公里去算, 那當然是這種結果, 所以我當時在考慮這個問題時, 就知道
問題根本不能這樣看,我要是說一次只有2公里呢? 並且, 你這個是非常非常舊的資料, 計算基底也錯(我印象中,
那次計算的碳排量與搭乘人數是不同年度,且是2003附近), 最新資料(因2009還未統計出來), 2008時,
北捷一次已達0.647 kg (這是別人算的, 但我看數字大概知道, 2008 北捷使用約4億2千萬度電,以4.5億人次計算,約0.93度/次, 一度電約0.638~0.69kg, 另含一些些阿里阿雜的,所以算出這個數字), 並非你說的0.163 kg, 光10公里, 不計公車, 捷運就比機車高, 那你是否繼續擴大成所謂的捷運一次是12~13公里?以你的算法, 就會出現這種沒完沒了的狀況.

另外, 那份資料是朝陽科大的資料, 30雜誌去年的碳足跡計算器也有提到機車是比捷運低碳, 以下則是遠見雜誌的記載某減碳達人如下:
上下班交通排碳量是:搭公車及捷運往返,公車9.5公里,花了0.76公斤的碳;捷運5.6公里,花了0.392公斤的碳。共計1.152公斤.

也就是說, 他計算搭捷運5.6公里, 花0.392 kg的碳, 一除就是一人0.07 kg/公里. 若他按"捷運次數",光搭捷運就達1.294 kg,那他大概當場吐血, 變成增碳達人. 而搭捷運與公車, 很高的機率是繞路了.所以, 請不要再說什麼捷運減碳.除非捷運拉走的是開車的人, 那當然是減碳了, 北捷相信是如此(因為交通,停車等因素,且公車網發達). 但高捷是這樣嗎? 好像不見得吧...

我並未反對捷運 (唯一的大前提是政府有錢...), 但捷運不是什麼都好, 至少減碳上就不見得是冠軍, 而在不同區域上, 經濟效益更不見得是冠軍(去綠島蘭嶼建個輕軌看看, 大家大概會說,見鬼了, 光颱風地震就讓你修不完, 且當地人用不到--因為生活步調安逸, 觀光客載不完---因為尖峰時就是那幾天, 輕軌載不了多少.). 因此不要什麼好處都拿來冠在捷運頭上.另計算高捷,一個月電費約2800萬, 以工業用電平均1.84計算, 及高捷12萬人次/日,一次高捷要4度電....去算算碳足跡吧...(2.8 Kg/次, 以公車算, 要跑35公里)所以千萬不要說高捷減碳...這個碳量可能是公車的好幾倍...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