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好壞 wrote:捷運也有運量分析, 記得看捷運運量本來就在踫風啊 自己都招了假日也才1萬多 跟當初預估8萬差好多(假日才預估量的1/8/平日4~6千人再打對折)別再那自嗨二期一好 就猛跳到8萬寶貝好壞 wrote:捷運也有運量分析, 記得看 來~高捷當初預估運量跟實際運量(再PO也只是再打臉你一次)...當時評估高雄每天通勤量有500萬人次,其中有10%是屬於捷運乘客 ─ 也就是說高雄捷運每天有50萬人次的運量(PS.高雄都會到2020年的都會人口約300萬人,每天產生500萬人次的通勤量,代表的是包括小孩、老人、行動不便者在內的所有人,每天至少要發生1次以上的通勤量)因此需要興建高運量捷運。而且,牛皮越吹越大:1999年高捷公布BOT申請須知時,其中的運量預測是到2020年,紅橘兩線每日運量可達97萬人次;之後委外作的報告下修,但也達 75.6萬。結果呢?2017年,高雄捷運平均每天運量約18萬人次,相差近N倍。3年後,不知市府要去那裡生出那短缺的80萬人次?(PS.2019年2月,單月日均運量創新高,達到22.4萬人次...(喔~ 是一堆捧場的土包子效應)不要什麼都不負責任的推給後面的20年後...那現在這些亂撒錢負債還能搞到人口外流的(少到連區域立委席次被砍)這筆帳~ 誰來算?!草包都要割草罷免了膿包怎麼悶不吭聲 視若無睹?寶貝好壞 wrote:腦袋很好, 記得要用 看來有人用了 也不怎麼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