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高雄捷運11月運量

kuoyuan1 wrote:
所以我才只PM你,不...(恕刪)


喔~所以如果我家裡在德國有辦事處,然後有幾個世界專利再賺錢

我應該PM你叫你閉嘴....

然後在論壇上看起來就是我贏了的樣子嗎~知道了~

哀....這年頭連上論壇還要比到爸爸媽媽再幹嘛....還真不是普通累
到底"中運量"的木柵線花多少錢蓋?

別人花一樣的錢可以蓋高運量

中運量的票價打64折,還要花錢請免費接駁公車

到底幾時才能回本啊?

還沒算改車的費用呢~~~!
幾個一直唱雖高捷的心態怪怪的.

譬如說高捷是蓋來坐的不是蓋來看的R先生.這論調有問題..難道那12萬/日 坐高捷的人不是人嗎?

目前坐的人少又如何,虧錢又如何了呢?請解釋一下...若是少了高捷,這12萬人次勢必改由其他交通工具.

除了碳排量以外,造成的交通不便,時間浪費..一定更多..社會成本浪費更多.就這方面來看,這個交通建設就成功了.

我家在楠梓,我高中唸書在前鎮,如果以前我唸書時就有高捷,我就不用每天騎機車上學了.

現在在新竹工作,回高雄時去中正打球我也是坐捷運,方便又安全,不然我開車從楠梓上中正下還更快.

你不是高雄人,怎麼知道我們高雄人的想法,我很慶幸高雄有捷運....路線更多一點會更方便..

如果交通建設必須建構在賺錢或者是不能虧錢的基礎上來看...那你家門口就沒路可走了..

政府有跟你收過路費嗎?路壞了也是要維修阿...有去你家收錢說,你附近的路最近重新鋪了柏油,請繳一千元.

中山高速公路當初只有兩線的時候,為何要多蓋福高,為何要拓寬成三線...紓解車潮,增加運量,就這麼簡單..

有人說高捷明明沒那麼多人坐,幹麻蓋高運量...分明是政治因素.

這叫未雨綢繆你懂嗎?

當初高雄中山路開的又寬又大,被批是有錢人的道路,當時開車的人並不多..

試想,要不是一開始弄那麼寬,早就麻塞車塞死了...更別說拓寬造成的成本跟時間.

如果當初十大建設中山高就直接蓋南北各6線...那還會有十幾年前那種假日從高雄到台北開10小時的狀況嗎?

任何建設之前都會評估,我敢說啦,北捷當初評估,如果是BOT而且要算入折舊與利息攤提.就算是評估會虧10年.

政府照樣會蓋...因為考量點並不是虧不虧錢...而是能改善台北交通.

高捷公司是民間公司也不錯啦..至少他會不斷的想辦法來提高運量...

台北人是從沒有MRT之前就很習慣坐公車..而高雄人是因為公車難等,所以普遍都騎車..

等公車接駁網跟輕軌都普及了...去哪裡坐捷運都方便的情況下,坐的人自然就越來越多...

更輪不到一個不是高雄人在這唱雖高捷..像是一直要看啥財報的老K啦.

提供人民更完善的交通運輸工具,本來就是政府應該做的事...

健保不能倒,高鐵不能停,高捷不能廢,是一樣的道理,因為他都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藍圖..

沒有便利的交通運輸,如何提升國家競爭力..
電車痴漢 wrote:
到底"中運量"的木柵線花多少錢蓋?

別人花一樣的錢可以蓋高運量...(恕刪)

chinyihli wrote:
幾個一直唱雖高捷的心態怪怪的.

譬如說高捷是蓋來坐的不是蓋來看的R先生.這論調有問題..難道那12萬/日 坐高捷的人不是人嗎?

目前坐的人少又如何,虧錢又如何了呢?請解釋一下...若是少了高捷,這12萬人次勢必改由其他交通工具.

除了碳排量以外,造成的交通不便,時間浪費..一定更多..社會成本浪費更多.就這方面來看,這個交通建設就成功了.

....(恕刪)

真是好笑耶,可惜的是高雄市民不領情啊,高雄已經蓋了完整2條(紅線+橘線)捷運,等同於台北捷運(淡水線+板南線)
結果使用率這樣低,高雄捷運1天連最低的45萬人次及格的數字都達不到,12萬跟45萬簡直是天差地別,
就算是台北捷運真的虧損,台北市民生活已經跟捷運結合,台北捷運已經完全達到了真正的運輸功能,
數字會說話,不用我來唱衰,是不是高雄市民的素質跟不上高雄的發展呢?

還在說捷運花多少錢咧,台北和高雄的地價一樣嗎? 土地徵收費用會一樣嗎?
台北和高雄吃一碗麵和一個便當價錢會一樣嗎?



其實我本身的立場是支持高雄興建捷運
但是捷運有很多形式
高架or地下
高運量or中運量or輕軌or BRT
是否高雄一定要採用成本最高的高運量地下化形式
可以進一步的討論

就比例而言高捷地下化的比例(80%)比北捷初期路網地下化比例(50%)還高

就好像一個家境小康的4口之家
去買了一個80坪的豪宅
還用最頂級建材
結果後來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
還要一直叫別人伸援手

台灣生育率已經是全球倒數第1
高雄縣市人口成長率近年來也似乎停滯不前
更別提戶籍人口中還有不少是去北部就業就學的
本身277萬人口的大高雄是否有能力撐起2條高運量捷運
似乎有待商榷

根據交通部的預估資料
高捷紅橘線的尖峰站間最大運量大約和木柵線 內湖線差不多
而木柵線 內湖線後來也都使用中運量系統
更別提高雄地質本來就不適合蓋地下捷運
從施工後到處坍塌就可看出
我相信這和所謂的貪汙是沒關係

如果高雄把高運量地下化的紅橘線捷運
換成高架中運量
搞不好剩下的錢還可以拿來蓋環狀輕軌+棕線輕軌+黃線輕軌(輕軌一公里只要5、6億)
這樣的話路網就綿密很多
能讓更多居民受惠
運量一天要到30萬人以上也不是難事...



rick_xbox wrote:
高雄已經蓋了完整2條(紅線+橘線)捷運,等同於台北捷運(淡水線+板南線)
...(恕刪)


看到這一行就知道你的邏輯真的有問題,路網跟路線是不能這樣比的
就好像台北目前那幾條捷運有等同東京的捷運嗎?

所以台北人的素質也跟不上嗎?不要貶低自己好嗎?
kuoyuan1 wrote:
你弟弟幫父母的忙叫不成材?多站在你父母的立場想一想吧,也為你弟弟著想吧(雖然應該是假的),讀到美國精算師,放棄超高薪回國幫忙,還被自己哥哥公開罵不成才,!另外,我也非在自家工作,因為有專業人員可以幫我父親,我選擇走自己的路。


是喔~超高薪還回來...看來你比我還認識我弟~

我先趕案子去~

晚點我再來研究簡訊內容隨內容發佈,再回頭改文,算不算文章的一部分~
hahahrhr wrote:
看到這一行就知道你的邏輯真的有問題,路網跟路線是不能這樣比的
就好像台北目前那幾條捷運有等同東京的捷運嗎?

所以台北人的素質也跟不上嗎?不要貶低自己好嗎?
...(恕刪)


拜託喔,你真的有搭過日本的電車嗎?
日本不是捷運而是電車,它們是電車捷運化(類似台鐵的電聯車)

我去日本時,搭它們的JR電車和地下鐵,(上下班千萬別搭會被擠扁)
日本東京除了人多之外,其實車站及車箱內的品質普通而已...還是台北捷運MRT的車箱比較棒!

圖片日本JR電車山手線(環狀線) 圖片來源Copyright 秋葉原マップ株式会社
tkboxlee wrote:
是喔~超高薪還回來....(恕刪)

好吧!既然你不移除私人簡訊內容,我尊重站方處置並承認我有錢,你又能怎樣。別以為抓到天大把柄。有錢又不是罪惡。不尊重別人隱私的人才令人可恥。

會在網路上罵自己家人本來就是心態不成熟,難得還覺得理所當然,更是天下奇葩。別改文吧,希望你弟弟和令尊、令堂看到。
rick_xbox wrote:
你真的有搭過日本的嗎...(恕刪)


首先電車在日本就是他們的捷運(只有營運時間沒有班表),運量就是你看到的那樣
以你的邏輯 台北運量<東京運量 ,所以你也認為台北人的素質是....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