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大家認為高雄捷運1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呢??

cyorama wrote:
現在不看好高雄捷運的人
就像60年代時不看好高速公路會對高雄市帶來巨大影響的人一樣
高速公路讓高雄往高速公路周邊發展...(恕刪)

每一個重大的趨勢改變
總有一堆人唱衰潑冷水...(恕刪)

你不但舉的例子有問題,也很明顯沒在看或故意忽略別人提的問題,
以你提的60年代而言,
那是個人口正成長很多,經濟成長也很高的時代,包含高雄也是如此,
更何況高速公路橫跨台北高雄,只給高雄用的高捷哪能比,
高速公路根本不是只建給高雄用的,你的比喻簡直不倫不類。

還記得一堆人高唱的「要在交通擁擠前先建設」的論調嗎?
這些人包含你都有意無意地忽略一些事情的因果關係,
為何交通會越來越擁擠?因為這是建立在人口會持續成長的假設上,
但今天高雄符合這個假設嗎?
十多年前是這樣沒錯,當初決策的人也不能說他錯,
但今天高雄已經是被預期人口會「負成長」的地方了,
一個人口會「負成長」的地方的交通有可能會越來越擁擠嗎?
用邏輯隨便想也知道幾乎不可能,
既然交通不會越來越擁擠,那何必建捷運浪費錢?
所以其他人根本不是在「唱衰」,
而是在打破你們不切實際的「幻想」跟莫名奇妙的「光榮感」。

aquaaqua wrote:
你不但舉的例子有問題...(恕刪)


不是那麼單純,人口不增加交通也有可能成長。

交通的供需是很特別的,常常是有了供給才創造需求。

高捷成敗還言之過早,但絕不能說是浪費錢。

我個人還是很看好的。
我只是回個文,有需要特別去注意別人提的問題,然後給答案嗎?
aquaaqua wrote:
你不但舉的例子有問題,也很明顯沒在看或故意忽略別人提的問題,

交通建設會改變人們移棲的方向

如果你認為高速公路跟高捷不能比,而且是不倫不類
我的發言請你自動忽略吧
aquaaqua wrote:
以你提的60年代而言,
那是個人口正成長很多,經濟成長也很高的時代,包含高雄也是如此,
更何況高速公路橫跨台北高雄,只給高雄用的高捷哪能比,
高速公路根本不是只建給高雄用的,你的比喻簡直不倫不類。
ss058jerry wrote:
不是那麼單純,人口不增加交通也有可能成長。
交通的供需是很特別的,常常是有了供給才創造需求。
高捷成敗還言之過早,但絕不能說是浪費錢。
我個人還是很看好的。

人口不增加交通要成長的確是有可能,
但是要「大幅」成長到高捷可以「損益平衡」的地步很難,
以需求的來源來看,人口成長是主要的來源,
沒有這主要來源要改變交通型態要很拼,人民接受度也很低,因為沒人沒事會去改變自己的交通型態,
加上在高雄騎機車的CP值高到爆表,簡直可以說是高捷的最大敵人,
真的要做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可能:
1. 將高捷票價壓低到讓高雄人覺得搭高捷比較划算,但這種做法只會讓高捷虧損巨幅增加,倒得更快。
2. 叫政府「大量」補貼將票價壓低到讓高雄人覺得搭高捷比較划算,但這種做法就是拿稅金補貼,不公不義到了極點。
3. 將高雄的汽機車的方便性大幅降地到讓高雄人寧願搭高捷,例如課徵超貴的汽機車特別稅,或是縮減一些道路的寬度造成交通阻塞等,不過應該沒有民選首長敢做這種事吧,尤其是現任的市長,又不是不想選了。

如果有人有其他點子歡迎提出來大家可以討論看看。

cyorama wrote:
交通建設會改變人們移棲的方向...(恕刪)

交通建設的確會改變人們移棲的方向,
但改變的誘因不夠大的話,只有少數人改變根本無法解決高捷的問題,
你一直講這個又有何意義?

你不關心其他人的討論又憑什麼說別人在唱衰撥冷水?
為什麼一定要坐捷運?

有人想過政府為何硬要蓋捷運?

是真的因為比較環保嗎?

還是挖洞給大家跳(反正錢是所有納稅人去擔)...背後目的是要圖利特定人?

美國有多少比台灣進步的城市都沒有捷運、甚至連高鐵都沒有,
但是還是能吸引一堆高水準的人才去居住。

台灣的高雄市呢?

還有國際機場耶~

結果人民的生活水平或者城市GDP有比較高嗎?


有人提出捷運要比照台北市來蓋,
最好給他搞個15條路線以上,
好...

如果蓋好了以後恰巧碰到國際整體油價暴漲,
油錢很貴啊,
"島內經濟"無法再輸入更多的材料來加工,
或者東西無法再賣給外國人換錢回來養大家,
你這些高負擔養護費用的軌道是要怎麼辦???

都沒工廠了...你這些軌道是要把人載往何處?


高雄人應該慶幸的是,
附近只有一個"核三廠"(比較新),
不像北部人有個未爆彈"核二廠"(真的有可能會爆的),
所以不要再要求政府亂花錢了...



日本也有不少比高雄甚至臺南落後的城市卻有完善的大眾運輸。

巨象車很大 wrote:
為什麼一定要坐捷運?...(恕刪)
1. 美國土地是台灣兩百多倍,人口只有十幾倍,也就是人口密度只有台灣十幾分之一。

2. 美國自己產油,國民年收入是台灣2.5倍,油價卻比台灣略低。

3. 美國的浪費與不環保,在先進國家早已是惡名昭彰。

為什麼一個超過百萬人口的都市,養不起或不應該有捷運?

為什麼老人、殘障者、未成年人、外地來的人,不會騎開車或買不起車的人,只配站在路口,日曬風吹雨淋半個小時,等待常常誤點的公車。

一個都市是否有完善的大眾運輸,或多或少反映了這個都市文明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我們願不願意改變一下我們的習慣,通勤的習慣,移動地點的習慣,消費的習慣乃至於整個價值的改變。

如果高雄人都以自身的cp值作為唯一考量,那麼捷運一定會倒。

但不是因為高雄養不起它,而是高雄人根本不配擁有它。

我承認我對捷運的確有「幻想」跟「光榮感」,但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有甚麼不對。
日本新幹線開通之初,也是被笑,畢竟1960年代的日本還很落後,如今,已成為
日本城際重要交通;其實高雄捷運比較像十幾年前的北捷,人潮也是不多,至於高雄我倒是比較看好,雖然不一定跟臺北一樣,但是還是有一定搭乘率。

其實有捷運的都市,應該適度禁摩甚至減少汽車進城,例如:提高燃料稅、進城費…,並且也應鼓勵公司行號洽公、商務多利用大眾運輸,還有,也要提高接駁公車班次和密度(高雄市其實最大問題在這,像紅18,紅66,20分一班接駁車公車誰要搭?),甚至我建議,紅71可以延駛到臺南,橘線鳳山國中站可開闢接駁車到屏東,北捷迴龍站通車後可開闢往桃園市的接駁車,增加搭乘率。
aquaaqua wrote:
你不但舉的例子有問題...(恕刪)
opelisc2000 wrote:
日本也有不少比高雄甚至臺南落後的城市卻有完善的大眾運輸。

有的人說
我們比人家窮,所以不配擁有某些東西,不該亂花錢

這讓我想你我的阿祖說:
你又不比人家有錢,卻一部車子開進開出,人家隔壁王阿舍那麼有錢都是走路去街上會小三

政府來拓寬開路,阿祖又說:
我們這個地方是有過繁榮風光,可是稍稍沒落了,開那麼大條的路給誰用
結果
路開了以後,工廠進駐了,人又多了起來,大家收入也變多了

想當年蔣經國要開高速公路
不就是一堆阿祖說
開那麼大條路給誰開啊
錢省下來反攻大陸較實在

以「現在不做明天就後悔」的興建高速公路為例,當蔣經國提出興建十大建設中的高速公路時也不斷被反對,理由是當時的台灣私家車太少跟本不切實際,加上又要借錢來蓋,若套用現在的政治惡鬥情況,肯定被政客說成是「債留子孫」。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是開拓的蔣經國,有人是創新的賈伯斯,有人不是
因此
有人說:薪水沒增加為何房價拼命漲
有人說:高雄人口不增反減房價不會漲
這就不足為奇了
cyorama wrote:
想當年蔣經國要開高速公路
不就是一堆阿祖說
開那麼大條路給誰開啊
錢省下來反攻大陸較實在

以「現在不做明天就後悔」的興建高速公路為例,當蔣經國提出興建十大建設中的高速公路時也不斷被反對,理由是當時的台灣私家車太少跟本不切實際,加上又要借錢來蓋,若套用現在的政治惡鬥情況,肯定被政客說成是「債留子孫」。

說成「債留子孫」又如何?
任何建設花的都是人民的血汗錢,
人民有不同意見是很正常的,
重點是政治人物要有決心和承擔,
任何政策都會有掌聲和批評,這些都是要自己負責的,
難道政治人物要像一些沒肩膀的男人一樣,
連有人批評「債留子孫」都可以當成不作為的藉口,
那和拿「媽媽反對我們在一起」當成和女友分手理由的無用男人有什麼不同?

蔣經國時代反對者的聲音根本上不了媒體,
我覺得「現在不做明天就後悔」根本是和媒體套好招的,
但不管如何他終究是做了對台灣有益的事,
人民到現在還是感謝他的建設;
六輕要在宜蘭設廠時當時的宜蘭縣長陳定南頂住了龐大的媒體壓力和「反商」的批評,
他是「黨外」的,以當年的時空環境他所承受的是比現在的政黨惡鬥更嚴酷的壓力,
20多年後的現在大部份人懷念他的遠見。

真的不要把朝野間的互相批評拿來當政務推動不力的藉口。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