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合併前的高雄市人口大約153萬人,每天平均只有13萬人搭捷運,連1/10都不到!10年後已合併的大高雄人口數要是再突破不了300萬,我看甚麼建設都別再做了!把高雄人的稅金分給高雄人當加菜錢還比較實際!運量資金不增 高捷難撐過5年
必以 wrote:高雄國賓飯店門口往右...(恕刪) 提供一個思考方向:20-30年前上下班上下學 高雄市公車擠得滿滿的 現在呢?實住人口年齡結構是不是有改變?我猜是有的也許捷運已經不再是市民關注的議題也許更多人關心老人年金 退休金 公園綠地 便宜的公共設施朝此方向 也沒錯啦
必以 wrote:高雄國賓飯店門口往右...(恕刪) 你知道滿意度為什麼提升嗎?因為不滿意的人,直接搬離高雄了你可能以為高雄人口流失很少其實社會遷出人數,這幾年非常嚴重都是靠出生人口數字好看的.光有亮麗外表,口袋空空..會餓死的!還有高雄捷運出口正前方,實在不是拿來蓋警察局用的
leon3760 wrote:高雄捷運日均運量約13萬6000人次,中國國民黨高雄市議員林國正今天批評市府及高捷公司不用心,恐加速高捷財務惡化。捷運局官員坦言,如果運量及資金不增,恐3至5年內破產。 多學學台北市,捷運沿線把道路縮小,中正路和中山路太寬而且讓民眾開車騎車沒車位可以停強力拖吊,連機車停在騎樓也拖吊讓高雄人體會台北人的交通痛苦保證運量馬上爆增
買房的時候,仲介跟我說,現在十個人有七個希望買在捷運邊。捷運的效應一定會慢慢起來,不過好像北高比較捧場,南高比較不買捷運的帳。其實以後少子化和老年化後,市區會越來越集中。現在看到郊區的新社區,以後要成氣候很難。現在的市區商圈被取代的速度也會變慢。現在都是小家庭,孩子生得少,親戚也少很多,過去大家庭、大家族自我形成的社會安全網會慢慢瓦解。大家越來越需要鄰居、社區、政府所提供的社會安全網。而只有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區這些功能才能發揮。郊區或交通不便的地區,教育、醫療會越來越糟,整個環境朝捷運周邊發展已經是趨勢。網路上有人建議大家去買郊區的大地坪透天,便宜又舒服,我真不敢苟同。
現在不看好高雄捷運的人就像60年代時不看好高速公路會對高雄市帶來巨大影響的人一樣高速公路讓高雄往高速公路周邊發展現在不看好高雄捷運的人就像2年前認為高雄房市不會漲的人一樣(說啥沒就業機會人口減少空屋率高)現在一堆人說高雄房價漲太高了等到有一天茂林的山坡地也大漲時,這些人終於忍不住下去搶剛好踩到狗屎套在最高點每一個重大的趨勢改變總有一堆人唱衰潑冷水只看到腳尖前面三公尺的距離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