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百年前就有輕軌,高雄輕軌是全台第一條輕軌,2013年才開始興建,那時可能覺得高架就蓋捷運了,輕軌走平面就好,結果現在各地都開始研議高架輕軌,每個站都只做簡易站而不需像捷運那樣有完整機電、廁所的龐大站體,感覺是省錢又不用等紅燈的好方法,高雄都蓋好了才有這種風潮,時空背景不同之術再次發作而且高雄平面輕軌也蓋了10年,當初紅橘線只蓋7年,時間足以蓋高架了
in30000 wrote:in30000 2024-04-07 16:19 46樓國外輕軌在市中心也是密密麻麻,人要過馬路也是戰戰兢兢的。我覺得是路線太少,多一點就見怪不怪了,而且路線太少,騎車開車的人就多了。 有嗎?哪個城巿是這樣弄的煩請分享一下。輕軌為了安全問題列車速度只有30KM,光要上班族能通勤就是個大問題,說路線多就能減少騎車開車的人,是過於簡化問題了。若是觀察某種交通工具在國外很好使,也必需要比較一下兩地不同的人口密度,就業通勤的距離等等,才知道到底對紓解交通有沒有幫助,不是只有一廂情願的認為有花錢有建設就是有助益,沒有預算就是低人一等是二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