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Love新高雄,看好高雄未來發展,及其他地區的一些看法

聽無 wrote:
住高雄市要買新屋的話...(恕刪)

不是熱,是太陽很毒...............
ks_stone wrote:
如果光靠投資客點火就可以看好房市,或是從[生活機能,環境,未來發展條件]等劃大餅的方式討論投資,
那中南部比高雄是更好的投資標的比比皆是,大餅人人會劃不是嗎.


看來我的"未來"兩個字造成了一些焦點偏移。以高雄"現有"的發展條件,台中都不可能取代甚至趕上高雄,更不用說台南未來的發展定位問題。

其實高雄有國際空海港,配合各項基礎建設,直轄市的利多,不管藍綠,都有責任把南部經濟帶起來,台灣GDP才能明顯拉的起來,尤其高雄有這麼好的條件,這不需要靠劃大餅或重新找定位的!
還有台南要發展園區,工業等等,如同新竹對台北,需配合高雄國際港口,機場等一些硬體,經辦大樓,整個南部經濟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也是綁在一起的,缺一不可

若是只單講投資,我想可投資標的面向太廣,我也沒這個能耐提供大家意見。至於空屋率問題,不只是高雄,台中也很嚴重,這個就讓真正的投資客去傷腦筋就好。

PS小弟是台南人(爺爺),台南有些區域居住環境當然不錯,但小弟想要有捷運的便利性,親朋好友來,就算沒空,招待起來也方便,還有較大的城市規劃格局。既然置產預算條件差不多,當然選擇高雄。拿台中跟台南比,雖然房價貴了些,我會選擇台中。
其實台南未來發展需要重新包裝跟定位,成大跟南科是台南的另一項利基,希望有機會可以跟新竹一樣。

突然想到一個有趣事情。小弟是六年級生,在台北唸書時剛好是台灣黃金時期,國內航線大打價格戰,小弟都坐復興航空,學生還可打八折,比自強號還便宜呢,又省了一份便當錢有錢人當時都是坐遠東,沒想到遠東現在的情景........
發覺一件有趣的事,台灣就那麼一丁點大,北高航線票價比飛台中以南各城市還便宜,甚至比飛台中還便宜,班次多又方便,這就是量的問題。所以當時就覺得住台中的朋友,地理位置在中間,說都方便也可以說都不方便,小弟坐飛機回高雄比友人坐火車回台中還快。但問過台中朋友考不考慮乾脆坐飛機回台中,反正一年主要是寒暑假,但他們都覺得不划算,班次又不多,一部份我想也是心態的問題。那我住台南的同學就更妙了,他寧願跟我一起坐飛機回高雄,凹我一餐,再坐火車回去台南,也不想去花飛台南的票價,這樣他爽,我也沒話說
Ted2006 wrote:
看來我的"未來"兩個...(恕刪)


撇除所有什麼投資, 未來... 小弟依然支持自己的家鄉, 高雄~

只是另外有一篇被網管回收的, 希望郭大神可以 "真" 的投資高雄, 引起群聚效應...
以高雄市區的生活機能,環境,未來或現有的發展條件,跟房價相比,超不超值應該是從這個點去切入...
1.如上比較的話,我想回覆的人最好住過幾個開發程度相仿的城市,略為了解房價和機能價值更佳
2.以市區而言,台中市有好幾區,如北屯和南屯區,而各區域又有分出房價高低,機能便利,投資價值,高雄市亦然
高雄有很多把85大樓的套房改成民宿,假日生意好的很;愛河邊上也有很多租屋環境優,機能好
應該是看版大想把投資設定為何再做詳細考量吧...

談談買房殺價
這幾天看了幾篇有關高雄房價大家的討論,有一篇是問農16美術館那裡,有時想想,一些人心態才是問題的癥結。當然文章難免有些針對性,加上有一些小弟的其他看法,選擇發表在這裡,有興趣的人輕鬆看看就好。

在台灣買大大小小的東西,很多都是要殺價。一般比較大的項目,大家較在意的,屬房子跟車子。其實買賣之間講求的是雙贏的,每個買方都想用力砍價,賣方也會有一些應對的方案,來去之間,如何讓自己站在有利的位置,省時省力?

買房產心態上不能只用一般商品的砍價方式應對,對於買方,一項不變的原則,就是想辦法拿出或秀出你的實力。當然實力不是用嘴巴講講,或講話比大聲裝自己是大財主。讓對方間接感受到你的實力所展現出該有的"誠意"很重要,交談間自然而不刻意,比如說個人名片交換,讓對方感覺到你將是一位好客戶,你有購買力,你是他們想要服務的對象,後續的談價當然是事半功倍,買方氣勢很重要,同一時間,也要讓對方了解到你有一些其他產品的選擇性,給賣家壓力。

還有,不管是看房或是買車,第一時間,請注重自己的儀容,儀態,給自己帶來自信也尊重他人,千萬不要邋遢。在討論區常常會看到有些人喜歡搞這一套,裝隨性,當不受尊重了,自尊心受影響了,負氣去買別家產品等等,給自己找氣受,浪費個人時間,何必呢?因自卑而自大往往只是一線間。業務也是人,只要是人都有大小眼,只是在服務的過程有沒有讓你感受到。

所以,不斷的去培養自己的"實力",讀書也是一種投資跟方式,但不是唯一,有太多的方式,有時間往這方向去努力,原地自怨自哀是沒用的。

展現能力越多,你就越快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房子,事先做功課瞭解市場行情,不亂砍價,商家賣的也爽快,談價空間自然就大,因為他們也不想錯失你這位"有很高成交希望"的客戶,所以要不斷給賣方"有賣給你的期望",買賣雙方寶貴時間也會節省許多。至於談價時間長短看個人,我的習慣是不會拖太久,有時候時間拉長不一定對買方有利,如果對方態度真的很強硬或超出自己的認知許多,可以先放棄。

如果時常去受到一些只會原地自憐的人想法所影響,人生將會錯失許多機會,這些人常會有一些一漾的百年論點,尤其越往南部:

>>現在景氣不好,房價低點還沒到,再等等~(其實每年景氣都不好,都在等低點),看別人買房的永遠都是這些人。
>>很多建商快撐不下去了,要低價賤賣了,再等等~(非常關心建商生計,其實每年倒的都不少)
>>很多投資客快斷頭了,再等等~(自認投資客都是一些沒實力不會投資的投資客)
>>空屋率好高,再等等~(不用看地點?)

有時要去多想想,你有何本事,別人為何要低價賣你?尤其是一些好的建案,用正面的心態,給買賣雙方彼此尊重,當一個好買家,你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等待要有等待的價值,隨著原物料上漲,中國印度等國家崛起,勞動薪資的提高,通膨的壓力,好日子有可能隨時會過去,總不可能永遠踩著別人,剝削其他國家低廉的人力。把握當下機會,大家一起努力吧~等是不會等出結果,也不會改善你的生活品質有所幫助的~希望人人都能盡快有個自己舒服的窩且築夢踏實。
每個人價值觀都不同...

現在這社會喜歡花錢當大頭討面子要自尊的人還真不少.....

青菜豆腐每人所好不同.....你覺得香的,可能別人還嫌臭........

書唸的多也不見得就能"明心見性".......

看閣下文章似乎邏輯性還有待商榷喔!!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 good webside
看看就好看看就好


這是民主的社會
大家都有發言的權利
雖然很多人講的都是屁 Ex.媒體記者
但是又不能叫他們閉嘴
Ted2006 wrote:
反觀台中小弟待了一年多就失望多了,不要說一些硬體建設,商業活動,百貨公司規模,發覺台中腹地真的小,捷運?台中縣一些區域是還熱鬧,但感覺很分散。如果台中市未來想單獨升格為直轄市,條件怎看都不夠,縣市合併??會少那麼多位置,感覺是騙選票。
一些假象都被一個喜歡震怒才辦事的明星市長所美化了,但說他不努力嗎?能力問題?好像也不是,似乎也不太公允,至少小弟還蠻喜歡他個人的,所以才叫政治明星嘛~那馬總統是有能力還是政治明星?呵呵~談到政治就不太好了~雖然一些綠的政治人物小第怎看都不對盤,罷了

台中還有一個問題,台中雖然叫台中,地理位置還是偏北一些,上面還有台北縣,桃園,新竹,甚至基隆等都會的競爭,除了發展服務業跟觀光,要吸引人才下來也不易,這是一個問題,氣候是很好,但地震疑慮也是個問題。
...(恕刪)


中南部本來就是輕忽的地方,台中高雄都差不多,或許不必比較台中與高雄的優劣。要繁榮中南部,就要看政府是否有規劃,實際的方案不是口號,如果沒有,只是作秀罷了。

最近幾年,高雄真的好些,可能是因為政黨因素,不對請勿筆戰。

小弟台中人,曾經在北部工作,目前在高雄工作,個人觀點,未來前景:台北80, 新竹65, 台中55分, 高雄57分。

地方發展靠實力,不是股市,未來跌深反彈?

Ted2006 wrote:
聽到這裡,許多人應該會認為小弟是南部人所以喜歡南部,錯了。小弟是非常實際且行動派的,小至購車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老實說,小時候一直到出國前,不喜歡南部,剛去台北唸書時,不喜歡回來南部,當時心中對於南部的抱怨,落後,比現在還多,開始轉換自己是台北人看台灣。自從出國唸書回來,眼界開了,想法變了,現在想的多是,我要的是什麼?我可以感受到什麼?
"...(恕刪)


小弟是5年級生,利用週末,讀讀有關房屋市場文章,目前在中南部工作,也是在找房屋,我的工作也是不受地區太大影響的性質(非醫師)。出國前喜歡台北也在北部工作,出國後,還是喜歡台北。只是因為收入不佳,不然會選台北工作。美國的工業也有地域性,商業也是固定的幾個大城市,對於工作機會有很大影響。

另外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長遠來看,約20年以後,人口越來越少,可能只有目前一半多些,對房市也有很大影響,。。。對岸人口也是一胎化,大陸人會來台灣買房或商辦?美加澳紐針對人口及經濟的影響,採用移民手段,不外乎投資移民及技術移民(也就是錢及工作能力)。請問誰會喜歡移民台灣中南部(包括本國及外國人)?促進繁榮,鼓動房市?

小弟認為,中南部要發展,無論政黨,除了"遷都”,沒有其他一針見血的方案。

另外,個人認為,人口考量,除非地點好,未來20-30年,房市一定跌,房市不再是投資保值的保證。石油有用盡的一天,油價變高,同樣的道理,人口變少,房屋需求也變少。


xlq888 wrote:
每個人價值觀都不同....(恕刪)


只能說之前在車版發表的戰文就讓人看不下去了...

真的是很特別的邏輯
AES wrote:
最近幾年,高雄真的好些,可能是因為政黨因素,不對請勿筆戰。

小弟台中人,曾經在北部工作,目前在高雄工作,個人觀點,未來前景:台北80, 新竹65, 台中55分, 高雄57分。

小弟認為,中南部要發展,無論政黨,除了"遷都”,沒有其他一針見血的方案。

地方發展靠實力,不是股市,未來跌深反彈?



如果你指的是政治因素,我可以同意你一半。高雄畢竟是直轄市,還有縮短南北地域平衡的一個施政指標。台中這方面就吃虧許多,一部份是發展順序先後的問題,政府總不能只從台北以南,桃園,新竹,一路發展到台中,這也無益於所謂南北平衡。

回到現實面,台中並沒有高雄所擁有的一些優勢跟發展條件,甚至腹地,道路規劃,城市格局,國際能見度等等高雄已經現有的一些硬體建設,尤其有國際空港 (台北市反而只有個松山機場),高運量捷運跟三鐵共構,人口密度(全台第一),明年接著還有世運要舉辦(雙巨蛋以後可辦活動,演唱會等),先前小弟都有提到,韓國釜山也是個發展例子。以上是不管藍綠的,發展不能說是政黨因素。

如果遷都的前題成立,試問台北一個盆地跟高雄比,還剩什麼?當然現實環境台灣暫時是沒有遷都的可能性跟必要性,但政經分離卻是世界各國的潮流。

當然,看台灣跟台北是一起的,倒不需要替台北打分數,只要是個比較基準,除非連移民一起考慮。那新竹跟高雄我會給差不多的分數,至於台中.....我給的分數真的不高,除了一些施政包裝,等老胡退下來了,很多檢視會一一浮現。其實馬立強幫忙拉台了桃園尤其是台中不少光環。

先談到這裡,最近老了反而開始會看歌唱節目

  • 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