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TE1980 wrote:
還會順便問~你還有爸媽嗎? 因為要現在很貴~所以大家是爸媽來幫忙...
笑死,真的很高雄,現在美術館的主要陣地又慢慢往南高雄延伸,一堆扣完公設剩不到20坪的小宅,把高雄台北化,一坪炒到30~40萬不等
換個市長,有差嗎?
根本沒差,前一個市長執政,大家會說:啊~年輕人低薪,政府不做事、不監督! 房價提高! 人民困苦!
新的市長執政,大家會說:啊~! 自己不努力! 為什麼人家可以找到符合勞基法的工作,但你不行? 自己不爭氣! 不要怪政府! 你不會轉行嗎! 房價高! 不會去買郊區嗎? 去林園、去大寮、去旗山去那瑪夏買房!
更無奈的是,很多(我也不敢說全部啦)高雄的建設公司和營造廠,你看看他們給年輕人的薪水多少?
大部分都是26~35K(內業~現場)
一堆沒有加班費,我運氣好,朝八晚五周休二日
有一大堆都是早七晚六,月休只有四天,全勤一個月+500~1000,一個月遲到總時數超過10分鐘扣3000~5000不等
年終愛給不給,獎金愛發不發,把辦公室租在一些很奇怪的地方省租金,老闆都說沒賺錢,但對外看到的新聞都是房地產起飛,銷售幾億
別說其他產業,連自己蓋房子的產業都這種薪水真的超諷刺,大家都再撐
每次去面試,老闆主管也不知道幾百年沒去台北,說台北你要租屋吃三餐很貴啦,所以在高雄薪水少一點OK啊,奇怪,只會拿101周邊的物價來比,明明一堆地方的物價都和高雄市區差不多,便當也在80~120之間遊走,台北市很多便當也這價格啊,更不用說連鎖餐飲、超商、3C門市,全台灣都一個價,而且我問外縣市的同事他們租屋的租金多少,結果高雄市尤其是北高雄,一堆套房月租也是一萬左右,跟我在台北念書時完全一模一樣耶,到底便宜在哪?
回應上面幾位大大的,真不知道各位是月收多少還是真的高雄發大財了
我25歲結婚,跟老公窩在婆婆以前買的小套房一邊存錢一邊找屬於自己的窩
看了三年從蛋黃、蛋白最後看到了蛋殼
不要說新房看了不敢買,連預售都被代銷小姐趕出來,對方直接說我們這邊的價格你們可能買不起
這是真的沒有誇大
買房對方看我們年輕,第一個都會先問父母要幫忙多少
房價炒的追不上,中古屋開價跟新房有的比,屋齡一年一年加價格卻一年一年加,再不買我連個車位都買不起
在那邊說新房買不起就去買中古阿,大樓買不起就去選公寓阿
但是為什麼年輕人要花更多的錢去承受你們5、6年級生炒出來的高房價?
為什麼年輕人要受限選(危)老建築、漏水房、亂七八糟的尾巷?
犧牲住宿品質換得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已經是自我安慰的藉口了
再說大家都有選擇權,去批評年輕人只想爽,懶得走樓梯
Hello ?我們是被迫的選擇好嗎??? 公寓事實上就是老了樓梯爬不動,沒有完整管委會幫忙維護跟維持鄰居和諧,上班族每天加班再比晚的,請問垃圾是要等幾點?
我娘家老公寓,頂樓漏水樓下人家住戶沒人要出錢,連五樓自家天花板濕了也懶得修,我爸爸自己花錢花力補防水,連頂樓曬衣桿壞了也是我爸爸花錢自己焊鐵桿給大家用
樓梯燈壞、樓梯髒了要掃、漏水壁癌、地下室垃圾雜物髒亂老鼠還有生小貓的....
現在大家上班族都很忙,更不要說自私的人一堆
我寧願每個月多花管理費,我也不想一人獨自面對這些
抱歉...說太多了...
總歸一句房子買不買買在哪都是個人選擇
政府本來就有義務提供更完善的選擇
這才是打造安居樂業的最好施政報告
代銷就已經是這樣問
尤其是成屋銷售
1000萬的房子200頭期款
25萬雜費至少70萬裝潢家電
這邊就已經將近三百萬
中等薪水年一年存30萬就要10年
現在市區三房
含個車位至少都1200到1500
這部分至少要多拿60-150出來
你今天如果是去看重劃區預售屋
分8期繳頭期款
代銷根本就不會問你這個問題
你可以覺得很可悲
連代銷都不相信30幾歲的人可以自己買房子
但這種事情在台灣的不是今年才發生
另外一個考量其實
台灣長輩真的本來就囉哩八嗦
買個兩房開門嘴你什麼穿堂煞
大有人在
叫你爸爸來看其實另外一個原因
就是不要跟你談好
然後最後要簽約一句爸媽不喜歡浪費他時間
台灣老人有錢人跟窮人都嘛一堆毛
這也不是歧視你經濟能力的問題
當初我陪他看房子的朋友
他真的就是自己身上有三四百萬去看一千多萬
大概權狀50坪左右
然後最後跟家裡說要買的時候
爸爸一句說室內沒有50坪怎麼住
拿出500萬幫加碼買了權狀80坪一梯三戶
代銷遇到這種其實也是很無奈
都來回跟你談2~3個禮拜
而且就算真的主動開口說叫你爸媽來
我覺得也沒什麼好丟臉啊
你父母能力不錯代表他們努力值的驕傲
就以生在這種家庭為榮不就好了
真的是你努力
你就跟我朋友一樣了解釋
說自己做生意可以自己決定
人家也有沒有在第二句
為什麼要有一副好像被看穿很丟臉的感覺

內文搜尋

X